01 上海北外灘派出所人員(北外灘派出所地址)

时间:2024-06-03 15:39:41 编辑: 来源:

北外灘派出所管轄范圍

調整后,外灘治安派出所的管轄地域范圍為:北起蘇州河南岸,南至新碼頭街,東起黃浦江沿江防汛墻,西至中山東一、二路、中山南路西側人行道(不含人行道及沿線單位場所)

其中,中山東一、二路、中山南路(新碼頭街以北)上的人行天橋、人行地道均由外灘治安派出所管轄

二、其他需明確的相關事宜 (一)外灘治安派出所管轄區域調整后,其轄區范圍內零星區域的人口管理,仍分別由外灘、小東門派出所負責管理(以新開河南路為界)

(二)按照有利于快速接處警的原則,外灘治安派出所可在轄區范圍內設置若干警務站(屯兵點)

(三)根據管理需要,外灘治安派出所的警力可作適當調整

(四)刑偵支隊應依據此次管轄區域調整,確定有關刑事案件的管轄單位

(五)交警支隊原對上述區域內道路承擔的交通管理職能和工作要求不變

(六)根據管轄區域調整情況,外灘、小東門、外灘治安派出所要抓緊做好各類單位場所治安管理工作的移交和接收;指揮處、治安支隊、刑偵支隊、消防支隊等相關單位要配合上述派出所做好各類信息系統的數據拆并及檔案資料移交工作,確保管轄區域調整期間“工作不斷、管理不亂”

江西老漢流落上海街頭,民警是如何故拿住這位流浪漢的?

近期以來,由于上海受到疫情的影響,也成為了全國關注的焦點。其實在上海城內所發生的一些點點瞬間無疑也是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討論的重要話題,所以一場疫情也改變了很多人對上海的看法。

近日一則江西老人流落上海街頭的視頻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與熱議,很多人對于這名流浪老人的最終歸宿以及處置也是抱著很大的期待,也有媒體記者從上海警方了解到這名老人的安置,目前在民警的護送之下已經進入了醫院治療。

近日上海虹口公安分局北外灘派出所接到市民朋友的反映聲稱,在海寧路路口附近有一位老人家流浪許久,對此民警獲取相關的訊息后也趕赴現場一探究竟以及必要時進行及時的處置。

民警在來到現場經過一番搜尋以后,最終也是在某路口的附近長凳上找到了群眾口中所反映的這位老人,最終經過民警和老人的一番交談以后才獲悉得到老人在此前已經早早來到上海求醫,但是在此期間醫生也告知他的病情并不是如此的嚴重,為此老人本想打算投宿在上海的朋友家中,加上當時處于疫情的封控,無奈之下老人也只能索性流浪街頭,暫時度過目前的窘境。

民警在獲悉相關情況后,也積極為解決老人的事情四處奔波,最終也是聯系到了醫院,試圖幫助老人辦理入院,但此時老人又擔心住院費過高,堅持不肯入院,為此民警也是盡己所能極力的安撫老人的心情,最終也是打動了老人,態度才有所轉變,所以老人也在民警以及醫護人員的協助之下進入了醫院進行治療。

正所謂疫情無情人有情,民警也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老人四處積極奔波,體現了人間之溫情。

北外灘哪個派出所可以補辦身份證?

一、身份證丟失,去哪里補辦?

1.如果是在本地丟失,需要本人帶戶口簿去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申請補辦身份證。

2.如果是異地丟失,需要本人帶戶口簿或居住證去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異地受理點,申請補辦身份證。

二、補辦身份證,需要提供哪些材料,補辦流程是什么?

本人攜帶戶口本、居住證等能夠證明本人身份的材料,到公安機關辦理補辦手續。本地補辦的,需要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異地補辦的,需要填寫《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然后,由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對個人信息進行人像采集、校驗身份。

需要注意的是,在補辦身份證時,需要繳納證件工本費用,一般在40元。切記,繳納完費用,要領取辦理回執。

一般情況下:在收到領取通知或者補辦身份證的60日以后,個人可以攜帶辦理回執,到辦理地點領取身份證。

北外灘派出所地址

九龍路475號

根據查詢百度地圖信息顯示,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北外灘派出所的地址位于上海市虹口區九龍路475號

北外灘派出所公交站有:復興中路汾陽路、襄陽公園、陜西南路站、淮海中路陜西南路、復興中路陜西南路、陜西南路永嘉路、太原路汾陽路

上海市公安局網站

請問上海康城的警察不作為,處理事情幫助黑社會性質的人

我們是康城菜場的商戶,我們菜場的管理以被法人開除了,但他人然在菜場強行霸占辦公室

還經常打人,但每次他打人后第一時間報派出所

然后就打電話給康城辦事處的徐警察官

他還在市場公開講,劃大錢把派出所和康城辦事處搞定了

難道我們做點小生意來維持生活就這么難嗎?真有理沒地方說嗎?

上海提籃橋歷史

1.上海提籃橋的由來

要說提籃橋,就不能不說下海廟,因為下海廟不僅記錄了提籃橋的歷史,甚至記錄了上海地名起源的最早歷史,這段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知道的人不多,有些以為自己是老上海的也許也不知道。

上海有名的廟宇很多,如靜安寺、玉佛寺、龍華寺、城隍廟、紅廟、方塔寺、欽賜娘殿等等,但知道下海廟的人卻不多;上海的橋很多,外白渡橋、乍浦路橋、泥城橋、橫浜橋、打浦橋、楓林橋、放生橋,但知道提籃橋的人不多;同樣,知道上海的人多, 而知道上海名字來歷的不多。阿拉自稱為“上海土著”是有依據的,因為阿拉祖上上溯三代都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爺爺是上海寶山人,外公王姓一族又是世代居住在提籃橋一帶的農民,所以,不僅從小聽長輩們說五花八門的提籃橋的故事,而且耳濡目染這里的一些陳年往事便爛熟于胸了。

先說提籃橋,提籃橋以前的確是有橋的,只是現在看不見了。提籃橋一帶,在很早的時候離長江口與吳淞江匯合的入海處是不遠的。

19世紀中期前屬上海縣高昌鄉,此地河浜縱橫,阡陌交錯,黃浦江邊上為船民停船、漁民曬網處,俗稱徐家灘,提籃橋附近已形成集鎮。據我爺爺和外公外婆說,他們是見到過提籃橋的,具體地點是在東海電影院與大名電影院之間的海門路上。

我翻閱了大量資料查證,提籃橋的橋址應該是在今東長治路東面、海門路西首,據電車二場工作過的人說,他們在建北大樓時,挖出過幾根橋樁。橋樁所在的位置恰在今東長治路、海門路口偏西南處,即電車二場北大樓的東部。

從橋樁的排列看,那座提籃橋應是西北與東南走向,也就是連接電車二場北大樓和海門路東側今提籃橋派出所。建于清朝嘉慶年間的提籃橋系下海浦上的一座木橋,橋寬約2米,長約10米。

早期提籃橋周圍大多為農田和水渠,附近因為有古剎下海廟,所以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據傳當年木橋附近,即今東長治路電車二場處,有爿竹器店,專營提籃、淘籮而聞名,故人們稱該地區為提籃橋。又說此橋建于隋朝的,因附近有一座在上海挺有名的下海廟,香火很盛,香客川流不息。

香客多為婦女,大多手挎提籃,放些香燭供物,往來橋上。時間一久,“提籃橋”之名就叫出來了。

自道光28年(1848年)提籃橋地區被辟為美租界后,填浜筑路,圈地造房,逐步形成鬧市區。1883年,下海浦開始被填,逐漸成為現在的海門路,提籃橋被拆。

毛老人家說:“應該有。”毛老人家的話,如同在黃浦江中投下一塊大石頭,于是上海市開始尋找這個不為人知的下海。

找來找去,還真的找到了。人們在虹口區發現一座叫下海廟的小廟,位于昆明路73號。

下海廟始建于清乾隆年間,以后便是屢廢屢建。從前,這一帶多是漁村。

漁民出海打魚,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建了這座小廟,奉祀護海女神媽祖。下海廟俗稱夏海廟、義王廟,始建時僅有房屋9間。

嘉慶年間荒塌重修。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又購地8畝多,逐步擴建。

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又增建后殿等10余間。抗日戰爭初期,下海廟被日軍炮火焚毀。

1941年起,重新修建。上海華界淪陷后,媚日的和尚把原來的尼姑廟變成了和尚廟。

抗戰勝利以后,才恢復成為尼姑廟。為了尋找下海,人們才注意到下海廟的存在,這時候的下海廟,小得不能再小,而且有些破敗。

但是,廟小故事多。上海人通過這座小廟破解了上海、下海的由來。

黃浦江的“浦”,在吳方言區原意是人工小河。宋代為解決吳淞江(即蘇州河的上海段)的泄水能力,在吳淞江兩岸,大約每隔五里開通一條進入吳淞江的水道,這種支流水道稱為浦。

吳淞江兩岸共有18個浦。當時,吳淞江現在虹口區海門路段,南岸有一個浦,稱作上海浦。

與上海浦隔岸相望的北岸也有個浦,叫下海浦。江南河流命名有個習慣,接近源頭的支流稱為里或上,靠近下游的稱為外或下。

上海浦和下海浦,因為位置得名,上海之名是起源于上海浦的,可見上海本是河流名,后來在這一帶設置了專門管理酒稅的機關——酒務。因地近上海浦,就稱為上海務。

上海務濱江臨海,人流眾多,交易繁忙,稅收大增,上海務的名氣也像酒一樣逐漸有了度數。鴉片戰爭后,上海成為對外通商口岸,一下子繁榮起來,竟然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都會之一。

從一條小河,變成收稅的辦公場所,再變成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這就是上海地名的起源與經歷。而與上海的比肩兄弟下海,走的卻是另一條道路。

明初,因吳淞江河道已經嚴重淤塞,另外開挖了一條新河,這條河大致是現在的蘇州河下游。于是,下海浦被拋棄了。

清末,黃浦江西岸被辟為租界,興建船塢、碼頭、堆棧、工廠,下海浦漸漸淤塞。1922年,下海浦被完全填埋了,原來的下海浦變成街路。

下海沒有了,只有一個殘破小廟——下海廟,。

2.上海提籃橋的由來

清朝嘉慶年間,本地居民在下海廟附近的下海浦上興建一橋,名為提籃橋,該地因此得名。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后,該處被劃入上海美租界,由于區內有香火鼎盛的下海廟和通往浦東的輪渡,逐漸成為蘇州河以北的主要集市之一。1903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提籃橋地區的華德路(長陽路)、舟山路、昆明路、保定路之間的地塊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工部局監獄,俗稱為“提籃橋監獄”。

納粹在德國掌權期間,大批猶太人前來上海避難,提籃橋即是主要聚居點之一。日本在占領上海期間,將提籃橋劃為猶太人隔離區,使得該區域最多曾容納3萬名猶太人。目前,提籃橋區域內的長陽路62號尚有猶太教的華德路摩西會堂一座。

提籃橋原為虹口區主要商業、文化中心之一,但隨著下海廟漸廢,輪渡停航,逐漸衰落。目前提籃橋的范圍大致在楊樹浦路、惠民路、黃浦江、東大名路和霍山路之間。區內近年來新建了上海國際客運碼頭,并借著北外灘概念的提出展開了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經濟情況有一定的好轉。

提籃橋監獄位于華德路(今長陽路147號),1903年啟用。1949年5月由中國人民 *** 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1995年6月更名為上海市提籃橋監獄

祝你好運 非常感謝你的采納!這對我很重要~

3.上海提籃橋的由來

要說提籃橋,就不能不說下海廟,因為下海廟不僅記錄了提籃橋的歷史,甚至記錄了上海地名起源的最早歷史,這段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知道的人不多,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