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季度外貿進出口總額(海關總署: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9.9%,數據意味著什么?)

时间:2024-06-09 12:22:05 编辑: 来源:

海關總署: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9.9%,數據意味著什么?

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直接導致了全球經濟放緩,由此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更是不斷的增加,而我國在今年前三季度卻依然取得了進出口同比增長9.9%的驚人數據,意味著對外貿易保持了增長勢頭,這跟國內擁有的完整而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密切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在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出口17.67萬億元,同比增長13.8%;進口完成13.44萬億元,同比增長5.2%,說明在過去的三個季度中,出口形勢明顯優于進口形勢,意味著國際市場對中國制造存在較強依賴性。

僅用三個季度,就完成了31.11萬億元人民幣的進出口總額,足以說明中國經濟已經步入正軌,即便全球經濟依然處于滯緩的發展階段,但中國在疫情科學應對和產業鏈供應鏈完整方面,體現出了獨樹一幟的優越性,這也是促進中國進出口數據持續提升的原因所在。在大環境和大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依然維持了向好發展態勢,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適應了當前的疫情壓力,而且也結合國際經濟走勢,靈活調整了經濟發展策略,能夠取得如此理想的數據也就不足為奇。

單純從貿易方式來看,一般貿易進出口兩位數增長、比重提升;而從貿易伙伴來看,對東盟、歐盟和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增長,以此作為參考不難發現,中國在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方面依然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意味著東盟和歐盟為代表的國際貿易伙伴,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雖然全球經濟依然在疫情壓力下緩慢前行,但中國經濟已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軌跡,僅從今年前三季度的進出口數據就得到了印證。

總而言之,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下,中國進出口貿易依然成果斐然,意味著貿易質量和結構進一步向好,與此同時也將中國外貿的強勁韌性直觀呈現,要知道這是在全球經濟復蘇放緩等消極因素的影響下,取得了難以置信的數據。得益于完整的產業鏈,中國在產品生產和供應方面,體現出了低成本和穩產能的顯著優勢,這對未來中國外貿的繼續穩定增長至關重要。

2022年前三季度重慶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8.5%,增長的原因有哪些?

可能是國外需要支援,度很多的產品運出去知。讓他們使用,衜出口量還是很大的。

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前五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3%。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國內物流業的逐步復蘇和中國外貿競爭力的表現。作為世界上的一個工業大國,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國家之一。中國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如此顯著的成就,許多人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此外,中國的消費市場非常活躍,可以吸引許多外國品牌進入中國。物流業的逐步復蘇是中國進出口貨物數據改善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由于新冠肺炎在中國上海反復出現,許多外貿企業由于物流延誤而無法按時交貨。此外,國家還出臺了多項政策,確保提高重要港口的工作效率,加快貨物轉運效率,減少港口積壓貨物。以美元計算,9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為5607.7億美元,增長3.4%。

其中,出口3227.6億美元,增長5.7%;進口2380.1億美元,增長0.3%;貿易順差847.5億美元,增長24.5%。我相信很多人已經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我國商品出口的增長率高達9.4%,這實際上表明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在不斷提高,我國商品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國家對出口公司給予了一些政策支持。

前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0.7%,為何不降反增?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會議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0.7%。那么問題來了,在今年疫情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各個國家多多少少都減少了進出口貿易,而我國的外貿進出口為何不降反增呢?

由數據我們可以看到,2020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增速為-6.5%,到二季度我國進出口增速為-0.2%,第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實現大幅度回升,同比增長達到7.5% 。可以看出我國三個季度的進出口貿易經歷了大幅度回落、止跌最后到全面反彈的情況。

疫情之下,我國外貿實現增長,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家政策的正確引導。在黨中央和國務院一系列“穩定”政策的措施下,我國各個地區積極有序地開展復工復產,使我國貿易實現穩中有進。而我國出口增長主要得益于防疫物資的出口拉動。而我國對大豆、肉類的需求增加同時促進了進口的增加。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國率先進行了復工復產,進出口實現穩步回升,防疫和經濟發展兩不耽誤,表現出國民經濟的良好生態。

我國貿易多邊化發展戰略促進我國進出口增長。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展現出無比的優越性,區域合作穩步推動下,我國與“一帶一路”周邊國家貿易往來頻繁。由于我國應對疫情可靠表現,周邊國家與我國建立疫情口岸防控經驗溝通機制,此項機制的建立無疑會更加促進多方的貿易往來。

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新業態促進貿易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進入低迷狀態,但在我國改革創新下,開放新高地繼持續得到發展。跨境電商等線上交易平臺無疑為我國對外貿易注入新鮮血液,促進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2022 年前 5 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 8.3%,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3%,增長的主要原因簡單來說是對中國出口的需求增加及內部供給也吃緊的雙向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出口的需求國家在面對疫情時有大范圍的躺平共存的心態,使得內部生產力不足,價格上漲,此時對價格更有優勢的國內商品需求就上升了;

當前歐美高通脹,出口產品價格上漲帶動出口金額提升,這使得我們國內對進口業務需求的下降;海外通脹是推動5月進口規模上漲的最主要因素;

另外,近期穩外貿政策持續加碼取得效果。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面對目前的良好出口市場,它是海外通脹給國內出口增速帶來較大機會,受此影響預計未來幾個月國內出口還將保持增長,進而期望國內的出口商們可以考慮適度增加商品價格,少些內卷,讓大家都多些利潤,以備讓公司內部福利更加好一些,現在的情況是業務再增加,可各個商家都在說利潤低,很難生存,有怎么給員工漲工資的問題;另外,也要認識到出口高基數、海外復工、國際形勢等抑制國內外貿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對于未來出口增長不宜過于樂觀,保持良性經營才是首選;還有,5月進口增長主要為價格因素導致,未來在關注海外通脹變動的同時,也要關注國內生產和需求的恢復情況。

面對這個問題,看很多都再說失業率上升這個事情,崗位的需求其實是足夠,可情況就是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待業者說沒有工作可上。這或許就是因為企業利潤低,給出的工資低,待遇差,沒人愿意去。人民沒錢,哪來的內需?因此,要想走出內卷,是我們未來必須要做好的事情,外貿商品需要漲價,勞動者需要漲工資。

外貿進出口額和對外貿易總量,這兩個名詞意思一樣嗎?

進出口總額是指實際進出我國國境的貨物總金額。進出口總額用以觀察一個國家在對外貿易方面的總規模。我國規定出口貨物按離岸價格統計,進口貨物按到岸價格統計。

國際貿易量是指以一定時期的不變價格為標準計算的各個時期的國際貿易值。它的計算方法是:用進出口價格指數去除進出口額,便得出按不同價格計算的國際貿易近似值,也就是國際貿易量。以一定時期的國際貿易量作比較,就得出貿易量變化的物量指數。計算國際貿易量的主要特點是采用固定價格(即不變價格)。

應答時間:2021-10-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