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 內外貿一體化(上海都有什么經濟支柱啊,為什么GDP這么高?)

时间:2024-06-06 12:02:56 编辑: 来源:

內外貿一體化什么意思

內外貿一體化,就是要通過把內外貿管理體制從原來的分割逐步改為一體化,為建立國內統一大市場提供著力點和突破口。

貿易,是在平等互愿的前提下進行的貨品或服務交易。貿易屬于商業行為。貿易是在交易市場里面進行的,最原始的貿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換貨品或服務。現代的貿易則普遍以一種媒介(金錢)作貿易平等代換。金錢及非實體金錢大大簡化和促進了貿易,兩個貿易者之間的貿易稱為雙邊貿易,多于兩個貿易者的則稱為多邊貿易。

9地獲批內外貿一體化試點

9地獲批內外貿

一體化試點

記者從商務部獲悉:在地方自愿申報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向社會公示,商務部等14部門研究確定,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含寧波市)、福建省(含廈門市)、湖南省、廣東省(含深圳市)、重慶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9地開展內外貿一體化試點。

有利于提高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

專家表示,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有利于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近年來,我國內外貿一體化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也存在調控體系不夠完善,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不夠強,內外貿融合發展不夠順暢等問題,還不能完全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

設立試點開展先行先試,有利于提高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促進內貿和外貿、進口和出口協調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更高水平開放和更高質量發展。

商務部等部門指出,試點地區商務主管部門要牽頭會同有關單位建立試點工作聯系機制,加強組織協調,進一步完善試點工作方案,緊密圍繞完善內外貿一體化體制機制、提高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能力、優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環境確定試點目標、試點任務和職責分工,細化配套政策和工作措施,制定時間表、路線圖,確保試點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上海都有什么經濟支柱啊,為什么GDP這么高?

根據上海統計局的劃分,上海6 大支柱產業(信息產業、金融業、商貿流通業、汽車制造業、成套設備制造業、房地產業)成為推動上海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從6 大支柱產業的產業大類分布來看,信息產業1、汽車制造和成套設備制造業屬于第二產業,而金融業、商貿流通業和房地產業屬于第三產業,這樣的行業分布代表了上海產業結構未來的發展方向。從產業的發展情況來看,信息產業與成套設備制造業由于附加值和技術含量高,有利于帶動地方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受到上海的重點扶持,得以快速增長,產業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分別從2000 年的7.1%、2.7%提高到2006 年的12.9%、5.5%;汽車制造業和商貿流通業發展比較平穩,產業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基本維持在3.5%和9%的水平;而房地產業和金融業2由于受國家宏觀調控和資本市場改革與對外開放等因素的影響,產業發展波動較大。但2007 年上海金融業得益于我國資本市場體制的不斷完善和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等因素所帶來的證券市場大“牛市”和上海“四個中心”建設進程的加快,金融業實現了爆發性增長,金融業增加值達到了1195.72 億元,比2006 年增長33.4%,占GDP 約10%。

另外,上海基于先進制造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產業升級的帶動作用,確立了生物醫藥制造業、成套設備制造業、精品鋼材制造業、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及電子信息產業制造業為上海未來重點發展的6 大產業。近年來,上海6 大重點發展的行業在上海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呈現不斷提高的趨勢。

2006 年上海6 大重點發展行業實現利潤659.36 億元,利潤總額占全市利潤總額的60.1%。

從細分產業來看,成套設備制造業、精品鋼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在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視和相關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發展較快,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