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半年外貿數據圖表(美國歷史上有哪些貿易制度)

时间:2024-06-02 18:16:37 编辑: 来源: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匯率走勢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通常可采用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如某一國家公布的重要數據、重要的經濟事件及政治事件等都可能對其匯率產生影響;同時,根據趨勢、圖表、形態、指標等技術分析方法也可對匯率走勢的判斷起到一定的輔助。但是不同貨幣對經濟數據、經濟事件的反應程度均有所差別。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準。

如有疑問,歡迎買粉絲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

機電產品包括哪些?

機電產品一般包括機械設備、電氣設備、交通運輸工具、電子產品、電器產品,現對列舉的五條作出具體說明:

1、機械設備

機械設備種類繁多,機械設備運行時,其一些部件甚至其本身可進行不同形式的機械運動。機械設備由驅動裝置、變速裝置、傳動裝置、工作裝置、制動裝置、防護裝置、潤滑系統、冷卻系統等部分組成。

2、電氣設備

電氣設備(Electrical Equipment)是在電力系統中對發電機、變壓器、電力線路、斷路器等設備的統稱。電力在我們的生活和生產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其帶給我們極大的便利,成為我們生產生活中的重要能源。電廠中能夠讓電力正常運行和輸送的最為關鍵的因素便是電氣設備。

3、交通運輸工具

輸工具是指完成旅客和貨物運輸的機車、客貨車輛、汽車、輪船、飛機等。由于這些運輸工具是完成旅客和貨物位移的工具,故又稱交通運輸移動設備。根據其從事運輸活動的獨立程度,可以區分為三類:沒有裝載客貨容器,只提供原動力的運輸工具,比如機車、推車(拖船)、牽引車等。

4、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手表、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移動通信產品等。因早期產品主要以電子管為基礎原件故名電子產品。

5、電器產品

指在家庭及類似場所中使用的各種電器和電子器具。又稱民用電器、日用電器。家用電器使人們從繁重、瑣碎、費時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為人類創造了更為舒適優美、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條件,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跨境電商的市場分析應該怎么著手?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安克創新(300866);跨境通(002640);天澤信息(300209);ST華鼎(601113);聯絡互動(002280);廣博股份(002103);蘭亭集勢(LITB);新維國際控股(08086.HK)等

本文核心數據: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跨境電商交易規模;跨境電商產業鏈

行業概況

——定義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電子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電商物流及異地倉儲送達商品,從而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跨境電商推動外貿模式改變,縮短外貿交易鏈條。傳統貿易模式中,往往是專業外貿經銷商專門從事跨境貿易,幫助制造商將生產的貨物出口,并在目的國對接專業的外貿采購商,收貨后分給各級分銷商、零售商。而在電子商務的幫助下,制造商僅需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即可觸達消費者,貿易鏈條大大縮短,對維持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增長具有深遠的意義。

——產業鏈剖析:出口和進口跨境電商為產業鏈主體

跨境電商產業鏈包括跨境電商進出口主體以及跨境電商服務商,跨境電商服務商主要包括跨境支付、跨境金融、跨境物流等配套服務產業。中國跨境電商產業鏈如下: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產業鏈企業豐富。出口跨境電商代表企業有阿里速賣通、賽維時代、百事泰、沃爾瑪等;進口跨境電商有天貓國際、京東國際、考拉海購、洋碼頭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進入3.0階段

回顧中國電商行業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跨境電商是從傳統外貿發展到外貿電商,在進一步發展成為跨境電商的,跨境電商發展至今,也不過二三十年的時間,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提升,跨境電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總體來看,大致可將跨境電商的發展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

行業發展現狀

——跨境電商綜試區達到132個

2022年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在鄂爾多斯市、揚州市、鎮江市、泰州市、金華市、舟山市等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是試驗區近7年時間里的第6次擴圍,范圍已擴至全國132個城市和地區。

——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增長15%

與全球經濟復蘇仍受疫情影響,不同程度受挫的情況下,我國進出口規模仍然實現持續增長。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約19237億元,比2020年增長18.6%。

在進出口結構方面,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仍然以出口為主,且出口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中,出口總額占比超過70%;進口占比僅為27%左右。

——跨境電商交易規模超過14萬億元

2021年由于疫情影響,我國跨境電商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國際物流道路受阻、海外網購需求增速放緩等因素導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增速放緩。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較2020年下降了5.44個百分點。2022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7萬億元左右。

——跨境電商行業滲透率將會不斷提升

近年來,隨著我國跨境電商出口業務的增長以及我國消費者對進口優質商品需求的增加,跨境電商滲透率持續增長。雖然2021年受疫情影響,跨境電商滲透率出現小幅下降,但未來隨著疫情影響的減弱以及跨境電商行業規模的增長,我國跨境電商行業滲透率將會不斷提升。

——跨境電商以B2B交易模式為主

在交易模式方面,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以B2B交易模式為主,2021年占比達到77%。但從發展趨勢來看,近年來B2C交易模式占比逐年提升。隨著我國跨境電商行業規模的擴大以及覆蓋范圍的拓展,未來B2C交易規模將會逐漸擴大。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格局:廣東省跨境電商賣家數量最多

從跨境電商平臺上的賣家數量來看,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我國存量跨境電商B2C為52.46萬家,全國賣家數量TOP10省份分別為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山西省、河南省、江蘇省、山東省、上海市、四川省和湖北省。

注:圖中數據截至到2021年第三季度。

全國跨境B2B賣家數量約為16萬家,賣家數量TOP5省份為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和福建。其中,廣東省賣家數量占比接近30%。

注:圖中數據截至到2021年第三季度。

——企業競爭格局:SHEIN估值達到3000億元

根據網經社發布《2021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百強榜”》,在跨境電商企業中市值最高的是SHEIN,達到3000億元;其次是安克創新,市值超過400億元;空中云匯市值排在第三位,為350億元。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15.7萬億元

電商法和跨境電商系列新政的出臺將進一步規范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提升市場整體品質,促進跨境電商行業健康發展,同時全球化趨勢、消費升級將推動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持續增長。根據網經社預測,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15.7萬億元,其中,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占比77%,將達到12.1萬億元;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占比為23%,將達到3.6萬億元。

——跨境電商未來三大方向值得關注

未來,跨境電商將有三大關注方向:獨立站、跨境物流和合規要求。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收集十一五期間(2006-2010),國家或淮安取得的成就,分經濟、文化、政治、社會四個方面。

這是國家的

回顧“十一五”所取得的成就

摘要:本文詳細地介紹了“十一五”的規劃,并從政治建設方面,經濟建設方面社會建設方面和文化建設方面回顧了“十一五”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這就要歸結于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也對“十二五”做出了期望。

關鍵詞:規劃 成就 政治 經濟 文化 社會

正文

一、十一五規劃簡介

“十一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一五計劃的起止時間為2006-2010年。2006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表決通過了關于國 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一個五年規劃 綱要的決議。

“十一五”規劃是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重大戰略思想后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五年,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戰勝重重困難奮力前行的五年。走過五年,我們科學發展的方向更加明確,步履更加堅定。

二、輝煌十一五

過去的五年,極不平凡,我們遭受并抵御了國際金融風暴的嚴峻挑戰,經歷了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凍、干旱、洪澇等重大自然災害,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國際盛事,隆重紀念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改革開放30周年……

這些都得益于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黨全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從而克服重重困難,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現了綜合國力顯著提高,社會事業顯著進步,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為“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政治建設方面

2008年,按照黨的十七大關于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國務院機構進行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六次改革。被社會各界形象地稱為“大部制改革”的這次改革,著眼于推動科學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等方面邁出重要步伐。

“十一五”期間,轉變政府職能仍然是深化改革的重點和關鍵。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提出了《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確立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目標。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明顯增強。2008年的改革將國務院組成部門從28個調整為27個,雖然數量變化不大,但意義深遠,“大部制改革”被譽為政府改革的新起點、新突破口。

2、經濟建設方面

從2006年到200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11.4%,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速快1.6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長。與此同時,節能減排也在穩步推進。與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計分別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目標提前一年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提前半年實現。“十一五”前4年,全國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15.61%,年均降幅為4.15%。這就是中國經濟走過波瀾起伏的5年交出的成績單,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交出的考試卷。

“十一五”期間,財稅、金融體制改革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