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外國語大學金融專碩復試刷人(金融專碩考研難度大概排名)

时间:2024-06-02 08:23:12 编辑: 来源:

上海外國語大學金融專碩難考嗎?

相對不難,因為上外是外語為主的學校。

►初試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 外語(204 英語二、202 俄、203 日、240 法語、241 德語、242 西班牙語、243 阿拉伯語、244

意大利語、245 葡萄牙語、246 朝鮮語)

③ 396 經濟類聯考綜合能力

④ 431 金融學綜合(自命題,金融學與公司財務)

►初試考試內容:

l 經濟類聯考綜合能力

Ⅰ.考查目標

經濟類聯考綜合能力是為了招收金融碩士、應用統計碩士、稅務碩士、國際商務碩士、保險碩士及資產評估碩士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聯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上述專業學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質、一般能力和培養潛能。要求考生:

1. 具有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具有較強的邏輯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

3. 具有較強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Ⅱ.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三、試卷包含內容

1. 數學基礎

2. 邏輯推理

3. 寫作

Ⅲ.考查內容

一、數學基礎

經濟類聯考綜合能力考試中的數學基礎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經濟分析中常用數學知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

試題涉及的數學知識范圍有:

1. 微積分部分

一元函數的微分、積分;多元函數的一階偏導數;函數的單調性和極值。

2. 概率論部分分布和分布函數的概念;常見分布;期望值和方差。

3. 線性代數部分線性方程組;向量的線性相關和線性無關;矩陣的基本運算。

二、邏輯推理

綜合能力考試中的邏輯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對各種信息的理解、分析、綜合和判斷,并進行相應的推理、論證、比較、評價等邏輯思維能力。試題內容涉及自然、社會的各個領域,但不考查有關領域的專業知識,也不考查邏輯學的專業知識。

三、寫作

綜合能力考試中的寫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論證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通過論證有效性分析和論說文兩種形式來測試。

1.論證有效性分析

論證有效性分析試題的題干為一段有缺陷的論證,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缺陷與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圍繞論證中的缺陷或漏洞,分析和評述論證的有效性。

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支持結論,論據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

文章根據分析評論的內容、論證程度、文章結構及語言表達給分。要求內容合理、論證有力、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2.論說文

論說文的考試形式有兩種:命題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每次考試為其中一種形式。要求考生在準確、全面地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對題目所給觀點或命題進行分析,表明自己的態度、觀點并加以論證。文章要求思想健康、觀點明確、材料充實、結構嚴謹完整、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l 金融學綜合

包括金融學和公司財務兩部分,滿分150 分,其中金融學部分為 90 分,公司財務部分為 60 分,每一部分所涉及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如下:

金融學部分:1.貨幣與貨幣制度;2.利息和利率;3.外匯與匯率;4.金融市場與機構;5.商業銀行;6.現代貨幣創造機制;7.貨幣供求與均衡;8.貨幣政策;9.國際收支與國際資本流動;

► 復試:

l 專業筆試:公司理財

參考書目:《貨幣金融學》(第九版,英文影印版),(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年版;

《公司理財》(第九版),(美)斯蒂芬?A?羅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年版;《金融學》(第三版),黃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年版。

l 專業口試:金融學、英語綜合口試

參考書目:《貨幣金融學》(第九版,英文影印版),(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年版;《金融學》(第三版),黃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年版。

招錄情況

上海外國語大學金融專碩分數會比上海交大分高嗎

這個可能性不大,上海交大是出了名相對比較難考的,而且專碩現在也很不錯,和學碩幾乎差不了太多。

另外,這個要看每年的情況,上海外國語大學將金融和外語很好地結合起來,每年的就業率很高,就業質量也很好。學生的就業去向除了四大,國內的券商各個部門,各個銀行,還有國際性的知名投行,銀行,買粉絲公司。 

上海交大作為上海一所知名的大學,雖然金融不是最優勢的學科之一,但是因為學校名氣,分數要求一定程度上還是很高的,每年的分數劃分會根據每年的報考人數以及考生水平來看,所以這個不太好比較的。

上海外國語大學金融專碩分數會比上海交大分高嗎

不可能的,交大高金和安泰都是公認的最難考的,而且專碩現在也很火爆,和學碩沒什么兩樣,甚至超過學碩,好多學院規定學碩需要讀博

金融專碩考研難度大概排名

金融專碩考研難度大概排名?

在考研熱度不減的情況下,金專的熱度更是逐年火爆。畢竟很多萬金油的行業都在金融行業。但是想要考上金融的研究生并非易事,首先就是需要對學校有個初步的了解,結合自身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院校才能在千軍萬馬的競爭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提升成功的幾率。

所以今天學姐將從綜合實力、學科評級、地理位置以及校友資源等方面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金專院校的梯度排名,幫助大學盡早確定目標院校:

第一梯隊(清北復交):

清華大學:清華主要招生院校有五道口和經管兩個學院,專業課的命題難度大,評分嚴格,要考高分實屬不易。

北京大學:北京大學作為百年老校實力自不必說,北大招收金融的學院也比較多,其中北大光華的實力最強,但是其推免的比例也比較高。但是考試的難度絲毫沒有消減競爭的激烈程度。如果有實力也有野心,北大的金專就非常適合你。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大的復試線是出了名的高,幾年以前就是400+,學科實力超群,地理位置優越,從這所學校出來的基本就都是高材生,可以說是已經成功一半了。

復旦大學:復旦大學地處上海,我國的金融中心,而他又是上海的頂級名校,可以說優秀的實習資源信手拈來。復旦大學目前是五個學院招收金融專碩,分別有: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數學科學學院、大數據學院以及泛海國際金融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同樣是抵觸上海的頂級院校,上海交大現在有兩個學院在招收金融專碩,分別是安泰經濟管理學院和高級金融學院,兩個學院的實力都非常強勁,但是難度也是不言而喻了。

一般而言國際知名投行都對清北復交的學生青睞有加,所以說只要考上以上四所院校,大把的好工作任你挑選,成功之路也會比別人遙遙領先。

第二梯隊:(四財一貿)

中央財經大學:央財地處北京,只聽名字就知道實力非同一般,金融作為央財的王牌專業,就業質量非常可觀,但是由于競爭激烈,近幾年專業課壓分的傳聞屢見不鮮,大家在前期備考時一定要打牢基礎,專業課的學習要充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貿在學術界的名氣一直很高,而且貿大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學生實習非常方便。

上海財經大學:上海財經的經濟學院和金融學院都有招生,且其研究方向也是當前的熱門,近兩年新增首席經濟學家方向,自成立以來就受到極大的關注度。

中山大學:中山大學作為老牌985,在業界的認可度一直很高,但是其金專的推免過多,而且統招存在高分被刷現象,導致其性價比有所下降。

南開大學:南開大學作為周總理母校,學生在天津地區的就業前景很不錯,而且校友資源非常豐富,這兩年南開大學開始做強做大金融,導致其難度有所上升,但是性價比依然很高。

武漢大學:武漢大學多接收推免生,留給統招的名額過少,除非對武大有特殊的情節,非他不考的那種,否則不太推薦。

浙江大學:浙大作為C9 名校之一,是很多同學夢寐以求的學校。2022年改數三為396,導致其競爭愈發激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是老牌985和C9名校,地處安徽合肥,讓其競爭激烈程度有所緩和,但是近幾年考研浪潮推動下,作為高性價比985院校,其熱度也在不斷上升。

第三梯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四財一貿之一,地處武漢,但是近幾年有縮招趨勢而且更傾向于推免生。

西南財經大學:財經類的211,實力是有的,而且畢業生在西南以及廣深地的認可度較高。

西安交通大學:工科985,比較看重本科,而且據反映壓分現象嚴重。

山東大學:985高校,2021年改考396,同樣比較看重本科。

天津大學:工科985,近兩年有擴招的意向。

第四梯隊

東北財經大學:東北財經的學科實力評估十分靠前與對外經貿齊平,而且校友資源非常豐富。實力非同一般,屬于高性價比財經類院校。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財經勝在專業課實力,如果大家想選一個可以穩穩上岸的財經院校,那山西財經準沒錯,過國家線就可以上岸。

北京外國語大學:地里位置優越,23年新增改考396,對考生英文能力要求較高。

上海外國語大學:近兩年出現少量擴招,但是學費較高,地理位置優越。

中國石油大學:高性價比211院校,財經類不是強勢學科,可以大大降低競爭力。

注:院校難度排名只是想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具體的情況因人而異,而且每年都有變化,大家理性分析。

上海外國語大學金融專碩學費

大概24000元。

上海外國語大學(SHANGHAI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簡稱“上外”,創建于1949年12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創始成員,是聯合國合作備忘錄簽約高校和國際高校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亞太工作組所在地,獲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全球最高評級,是中國唯一位列世界15強的專業會議口譯辦學機構,英漢語對全球排名第一。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