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外地車不讓上高架橋嗎(上海外地車能進市區嗎)

时间:2024-06-07 07:34:22 编辑: 来源:

上海市高架橋限制外地牌照車嗎?

限制。

限行區域:延安高架路(S20以東段);南北源高架路(呼瑪路至魯班立交段);逸仙高架路(全線);滬閔高架路(全線);中環路(全線);華夏高架路(全線);羅山高架路(全線);度假區高架路(中環路至秀浦路段知)。

內環高架路(除內圈中山北二路入口至錦繡路出口、外圈錦繡路入口至黃興路出口以外的路段);南浦大橋;盧浦大橋;延安東路隧道。

上海限行:

1、上海道路交通違法大整治,公安部門已接連發布兩份通告:《上海市公安局關于對部分臨時行駛車號牌機動車采取限制通行措施的通告》和《上海市公安局關于調整本市部分高架道路(城市快速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2、前一份通告規定抄2016年4月10日起,外地臨時牌照車輛不得進入外環線以內;后一份通告則規定4月15日起,包括臨時牌照在內的一系列車輛在高峰時段不得駛入高架限行路段。

3、交警提醒駕駛上海臨牌車輛的車主們注意禁行標志,違法闖入高架將面臨計3分、罰200元處罰。

上海什么時間外地車不能上高架橋

上海市區對外地牌照車輛上高架橋的限行時間段

上海市政府為緩解道路交通擁堵,均衡高架和地面的車流量,確保高架道路作為城市快速干道功能的體現,根據2011年2月16日,市府常務會議有關“禁止外省市號牌的小客車周一至周五7:30—9:30和16:30—18:30在高架道路上通行”的精神,目前,上海市交管部門制定了相關的高架道路限制通行的措施。

從2011年2月24日開始,交警部門就在高峰時段對高架地面上匝道的違章車輛實施宣傳勸阻,對高架地面下匝道的違章車輛展開糾違查處。而從2011年2月25日起,交警部門則將采取“電子警察”配合執法和現場執法的手段,對違章車輛實施有效查處。

上海高架限行規定

延安高架路

1、禁行范圍:全線禁止外省市號牌小客車、出租空車、實習車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國定假日外)通行。

2、通行提示:(1)外灘隧道虹口方向來車(禁行車輛)禁止進入延安高架路主線;(2)G50、S20往市區方向車輛禁止進入延安高架路主線。

南北高架路、盧浦大橋

1、禁行范圍:中環路/共和新路立交—魯班路立交及盧浦大橋全線,禁止外省市號牌小客車、出租空車、實習車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國定假日外)通行。

2、通行提示:(1)北向南行駛上述車輛在禁行時段必須由汶水路下匝道駛離南北高架主線,并禁止進入中環路;(2)新閘路、永興路上匝道允許上述車輛經天目立交(轉盤)跨越鐵路和蘇州河,但禁止駛入南北高架主線。

內環高架路

1、禁行范圍:全線(除楊浦大橋、南浦大橋越江通道外),禁止外省市號牌小客車、出租空車、實習車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國定假日外)通行。

2、通行提示:

(1)楊浦大橋:浦東往浦西方向允許上述車輛從浦東大道入口、羅山路/楊高路立交各方向入口經楊浦大橋越江。車輛越江后應經臨青路出口、周家嘴路出口、黃興路出口駛離內環主線。浦西往浦東方向允許上述車輛從中山北路入口、黃興路入口、周家嘴路入口、河間路入口經楊浦大橋越江。車輛越江后應經浦東大道出口、楊高中路出口、錦繡路出口駛離內環主線。

(2)南浦大橋:浦東往浦西方向允許上述車輛從楊高南路入口、浦東南路入口經南浦大橋越江。車輛越江后應經由中山東一路出口、中山南一路出口、陸家浜路出口駛離內環主線。浦西往浦東方向允許上述車輛從中山南路/董家渡路入口、南車站路入口、陸家浜路入口經南浦大橋越江。車輛越江后應經楊高南路出口、浦東南路出口駛離內環主線。

逸仙高架路

1、禁行范圍:北向南,場中路下匝道至內環高架路,禁止外省市號牌小客車、出租空車、實習車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國定假日外)通行。

2、通行提示:北向南方向上述車輛應由場中路下匝道駛離主線。南向北方向:上述車輛可以由中山北二路入口進入逸仙高架路主線,但禁止進入中環主線。

滬閔高架路

禁行范圍:全線禁止外省市號牌小客車、出租空車、實習車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國定假日外)通行。

中環路

禁行范圍:全線禁止外省市號牌小客車、出租空車、實習車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國定假日外)通行。

華夏高架路

禁行范圍:全線禁止外省市號牌小客車、出租空車、實習車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國定假日外)通行。

對違法的駕駛員,交管部門將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處以200元罰款。所以,外地車進上海,一定要先了解清楚上海市機動車限行和外地車進上海高架的限制及管制辦法。

上海外地車能進市區嗎

法律分析:可以的。上海沒有任何時間是限制外地牌照車輛進入上海。限行只是限市區內的快速道路(基本都是高架路),可以走地面道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九條 道路、停車場和道路配套設施的規劃、設計、建設,應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并根據交通需求及時調整。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現已經投入使用的道路存在交通事故頻發路段,或者停車場、道路配套設施存在交通安全嚴重隱患的,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并提出防范交通事故、消除隱患的建議,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作出處理決定。

外地綠牌照小車可以上上海的高架橋嗎?

外地車牌有限行

限行時間

每日7時至10時、15時至20時 ,每天八小時(周六、周日、國定假日除外):

限行區域

1,延安高架路(S20以東段);

2,南北高架路(呼瑪路至魯班立交段);

3,逸仙高架路(全線);

4,滬閔高架路(全線);

5,中環路(全線);

6,華夏高架路(全線);

7,羅山高架路(全線);

8,度假區高架路(中環路至秀浦路段);

9,內環高架路(除內圈中山北二路入口至錦繡路出口、外圈錦繡路入口至黃興路出口以外的路段);

10,南浦大橋;

11,盧浦大橋;

12,延安東路隧道。

外牌車在上海:上不了的高架,進不了的內環

撰文|熊宇翔、張傳宇?編輯|路由社

2019年11月1日,北京祭出史上最嚴進京證。一年365天中,給外牌車輛只留下了84天的進京通行權,在京外牌車主迎來“至暗時刻”。

 

不知是否巧合,一年零一天后,上海亦步亦趨,將在11月2日對外地車開啟史上最嚴限行模式——當然,還沒有做到像北京那么嚴格。但這也意味著上海市區便捷的高架橋,會在工作日的白天(7-20點)將外地牌照車輛拒之門外。

 

上海道路上愈發寶貴的路權,正被收得越來越緊。

 

有人說,這是超級城市上海緩解交通擁堵的必經之路;有人說,這是上海推廣新能源汽車普及的又一妙招;還有人說,上海的包容之姿,正在最嚴限行令下漸漸褪色。

 

所謂禍福相倚,凡事總有利弊的多面性,限行政策升級從嚴之下的上海,究竟是給誰帶來了“劃算”,又在上演著哪些心酸?

 

一、

 

10月24日,上海官方發布了新的交通限行措施,簡單概括一下其內容,主要是“自11月2日起,工作日7-20點外牌及臨牌小客車不得上高架(筆者注:該時間段上述車輛仍可在地面道路通行,但更擁堵、效率更低)”以及”明年五一后,在上海內環以內地面道路上,外牌、臨牌車將不得在早晚高峰(早上7-10點,下午4-7點)時段上路。”

 

顯然,在巨大的環保壓力和交通壓力下,外牌車再次成為上海交通限行措施的開刀對象。在此之前,上海其實已經要求外牌車在早晚高峰時段不得駛上高架,以減緩擁堵。

 

但有不少人尤其是滬牌車主認為,上海過去對外牌車其實過于寬容了,除了早晚高峰,外牌車幾乎與滬牌車享有同樣的路權。與上海毗鄰的杭州,早在2014年就限制了外牌車上高架。而北京去年推行進京證新規,則是直接給外地車輛加上了一年只能進京84天的硬性限制,讓一張京牌更顯可貴。

 

 

根據2019年上海交通運行監測年報,上海市道路上大約有170萬輛外牌車運行。而在公安部今年1月發布的數據中,上海的機動車保有量也才415.8萬輛。這意味在上海,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交通流是外牌車制造的。

 

正因如此,上海對外牌車的限行升級,被認為可以更好地減少擁堵。

 

但對于170萬外牌車主來說,這是“上海不歡迎外地人”的又一舉措。有外地車主自嘲,從前是外地人不配在上海開車上下班,現在外地人已經不配在白天開車進上海城。

 

但實際上,不少上海本地人也因為限行新規“中槍”。據路由社了解,因為上海機動車號牌拍賣成交價高企,平均價格已達到9萬余元,不少上海本地人在衡量需求后,選擇掛外地牌照,降低用車總成本。而新規的出臺,無異于逼迫他們掏錢拍牌,或者掏錢買新能源車。

 

 

在網上關于限行新政的討論中,我們看見了一條頗為心酸的評論——不少在上海行駛的汽車,其實比那塊寫著“滬X XXXXXX”的鐵皮牌子,貴不了幾萬。

 

去年進京證新規頒布后,北京機動車牌照搖號排隊名單一度大漲。參照這一經驗,上海限行新規的出臺,也很可能讓一張滬牌(當然,滬C除外)的拍賣價格再度上揚,“牌車同價”也許將不再只是個玩笑。

 

此時,購置一臺“買車即送綠牌”的新能源汽車(注:政策要求車主需有可安裝充電樁的固定車位,但在實際操作中卡得不嚴,有大量代理公司提供掛靠服務,一些4S店甚至提供一條龍解決方案)將成為最合算的選擇。由于極高的性價比,上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被限行措施進一步激活。

 

長期觀察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大V朱玉龍就提到了一組數據,2019年上海新能源汽車上險數為6.7萬輛,今年這一數據很可能會突破10萬輛。顯然,在政策硬性規定下,一部分外牌車主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幾成必然。

 

然而,也有人認為,限行新政經過一系列傳導作用后,對影響每個人出行的擁堵問題,或許緩解有限。因為,逐漸趨嚴的限行措施會削減道路上的外牌車運力,將交通壓力分流至公共交通,面對出行剛需,出行市場尤其是網約車市場必然增加運力投放。

 

 

若按此邏輯,此消彼長之間,一定時間尤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