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外國語大學會計學專業保研到上海交大(上海外國語大學保研率)

时间:2024-06-02 03:19:42 编辑: 来源:

保送上海外國語大學難不難

保送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需要在學生高中的學習名詞在省的5%才有資格,所以十分難

上海外國語大學,簡稱“上外”,位于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上海大學保研上海外國語大學難嗎

上海大學保研上海外國語大學難。

需要先取得本校的研究生保送資格,其次參加外校舉辦的研究生夏令營,在夏令營表現優秀,排名靠前,才有機會獲得外校保研的機會。

保研,就是被保送者不經過筆試等初試一些程序,通過一個考評形式鑒定學生的學習成績、綜合素質等,在一個允許的范圍內,直接由學校保送讀研究生。

上海外國語大學保研率

15

74%

根據彭老師了升學規劃可知,2023年上海外國語大學保研率15

74%,外語類專業保研率均比較高,其中泰語專業22

22%,翻譯、俄語及塞爾維亞語保研率均超20%,非語言類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保研率19

35%

上海外國語大學保研率

上海外國語大學保研率:15.74%

拓展知識:

上海外國語大學(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創建于1949年12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上外秉承“格高志遠、學貫中外”的校訓精神和“詮釋世界、成就未來”的辦學理念,以“服務國家發展、服務人的全面成長、服務社會進步、服務中外人文交流”為辦學使命,深入推進“多語種+”辦學戰略和以“跨、通、融”為核心的教育改革,培養“會語言、通國家、精領域”的卓越國際化人才,致力于建成國別區域全球知識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

請問上海財經大學不是985以后吃虧嗎?

上海 財經 大學只是211,加上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并不是985,這是當然的事情,因為 財經 領域大學的最高認證就是211,沒有一所是985。

不止是 財經 領域,其他很多領域,比如政法類、中醫類、外國語類等領域,都沒有985,只有211,而且211數量很少,比 財經 類少得多。

比如,政法類,只有中國政法大學這一所211,中醫類中只有北京中醫藥大學是211,外國語類中只有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是211。其實這些領域,除了這些學校,還有些很好的大學,實力很強,完全夠得上211,但因為名額有限而落選,比如西南政法大學,比如華東政法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等,其實都具備211的實力。

財經 領域,雖然沒有985,但211有5所,包括兩財一貿及西南 財經 大學、中南 財經 政法大學,都是不錯的學校,實力相近,作為211算是很好的學校了,但確實夠不上985的實力水平。這是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專業類領域的院校,就沒有985,所有的985高校都是綜合類性質的大學,而且實力強勁。有些學校,看起來只是單一的工科院校,實際上依然是綜合性質的,比如清華,比如電子 科技 大學,比如中國海洋大學等。當然,最重要的是,它們的實力足夠強,擔得起985的名頭。

所以,上財不是985,沒什么吃虧不吃虧的,專業 財經 院校,從本身實力來說,再強都有限,作為頂級211,就是一項大的殊榮了,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擁有那個985認證。

對于學生而言,進入上財,就是進入了一所頂級211,也談不上吃虧不吃虧的。作為 財經 院校中的領頭羊,上財擁有良好的知名度,尤其是在最近十年“ 財經 熱”的加持之下,上財更是如虎添翼,已經成為超越大部分985高校的知名大學,受到很多考生及家長的追捧,這一點,從它一直居高不下的高考錄取線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

對于就讀上財,如果非要談論“是否吃虧”這個話題,唯有和它高考分數相近的名校作比較,比如華東五校或者人大這樣的大學進行比較。

前兩天,有位讀者在評論中說,她的兒子今年放棄了浙大計算機專業,而選擇了上財金融,不知道以后會不會后悔。這個評論,本身就表明了上財在內地大學中的地位,是幾乎可以與浙大這樣的一流名校相提并論的,并且,有考生愿意以高分放棄浙大熱門專業而選擇上財的熱門專業。

如果選擇上財而放棄浙大這樣的名校,吃虧嗎?其實也談不上,因為對于一個打算學習 財經 類專業的學生而言,上財就是最佳的選擇之一,它的地域優勢,學科優勢,乃至名氣,行業內的認可度等,無一不是上乘的,是不是985,真會影響嗎?顯然是談不上的。

以上。

上海 財經 大學位于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型重點大學,曾經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目前的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雖然未曾名列985工程建設高校,但是發展勢頭依然強勁,談不上什么“吃虧”的問題。筆者這樣講的具體理由有三:

首先、上海 財經 大學 歷史 悠久,一直以來的發展和建設都倍受國家和上海當地所重視,進不進985,都是國家重點名校。 學校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師范學校開設的商科,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研究商學的高等學府;1921年商科擴充改組并遷址上海,成立國立東南大學分設上海商科大學;此后歷經臺灣中央大學商學院等階段,1932年獨立建校,定名為國立上海商學院;在1950年被國家更名為上海財政經濟學院,1960年更名為上海 財經 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 財經 大學,2000年由財政部劃歸教育部領導;目前學校由教育部、財政部、和上海市三方共建,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國家 財經 類重點大學。

其次、上海 財經 大學的學科和學術研究底蘊深厚,作為國內最早的商科為主大學,綜合實力強勁,一直沒人敢于輕視它。 根據國內國際高校機構最新排名,作為 財經 類大學,上海 財經 大學,“軟科”排名 財經 第1,國內第30;“校友會”排名 財經 第2,國內第63;“QS”排名 財經 第1,國內第48;“武連書”排名 財經 第2,國內第96。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19年5月ESI發布的世界大學經濟與商科排名學術論文統計數據表明,上海 財經 大學的論文總數指標榮獲世界前1‰,論文被引次數指標榮膺世界前1‰,論文篇均被引次數指標榮獲世界前1‰,在頂尖論文數量指標成績喜人,取得世界前1‰,在高被引論文數量指標成績同樣喜人,取得世界前1‰,熱點論文數量指標奪得世界前1‰!

再者、上海 財經 大學畢業生中人才輩出,在國家 社會 發展的各個階段和領域貢獻卓著,為世人所有目共睹,是一所不可多得的好大學。 學校設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826畝,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36個本科專業;有專職教師1043人,各類在校生20419人,其中全日制15159人;從學生分類看,本科生8041人,碩士生6053人,博士研究生1166,學歷學位留學生826人。截止至2019年5月,學校共有一級學科17個,涉及8個學科門類;擁有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含培育1個)4個,財政部重點學科(二級學科)4個,上海市重點學科(二級學科)6個,上海市一流學科(A類)2個,上海市一流學科(B類)4個,上海高校高峰學科2個;設有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專業碩士學位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關于“請問上海 財經 大學不是985以后吃虧嗎”的問題,實質上作為國內 財經 類大學的“龍頭老大”,不管上海 財經 大學是不是985工程建設高校,學校發展都不會吃什么虧,學生上了這所大學也都不會后悔,因為在國內 財經 類大學中無人爭鋒、獨占鰲頭的優勢地位,注定它會倍受關注和關心!

作為上海人來解答這個問題更加靠譜些。可以明確告訴你,上海 財經 大學比很多985大學在找工作時更加有利。

高考分數十分高

上海本地人都知道,上財的高考分數是很高的。這里簡單給你做個上海高校高考分數排名。

第一檔次:復旦大學、上海交大

兩所老牌985名校,在全國排名前列,甚至在全球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所謂清北復交、復旦和交大能跟著清北一起可見有多厲害。高考錄取分數也是最高的。

第二檔次:同濟、上海 財經 大學、華師大

同濟和華師大也是985名校,而財大是211名校。雖然財大不是985,但在上海人眼里早已把他當作985了。并且,財大的平均錄取分數線往往都要高于華師大。

考入財大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具有考取復旦、交大實力的,他們只是因為更偏向于 財經 類專業所以選擇了財大。

第三檔次:華東理工、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政法

這三所學校的平均錄取分數線比第二檔檔次低了不少,同樣作為211名校,和財大并不是同一級別的。

第四檔次:上海的其他211大學,如上海大學、東華大學

剩下的其他211大學可以被稱為一本保底學校。最低錄取分數線基本上壓著一本線

就業優勢明顯

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財經 類工作炙手可熱。這也是為什么上海 財經 大學能夠獲得眾多學生青睞的原因。高考分數高是因為很多成績優秀的學生選擇報考財大,而他們的目的是在畢業后獲得一份高薪職業。

財大畢業的學生,無論是剛畢業、畢業五年還是畢業十年后的平均收入都位于前列,基本上和復旦、交大是一個檔次的。

很多金融類企業,只招收復旦、交大、財大的學生。財大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很好。是不是985根本就不重要了。反正大部分人畢業后是跨入 社會 找工作的,而不是留在高校里從事研究領域的。

財大的弱點是學科相對單一,綜合水平較弱,但 財經 類專業十分強大。而就靠 財經 專業已經能吸引上海無數的優秀學生了,你說不是985又怎么樣呢?

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應該是高考分數能上985,但最終選擇了不是985的上財,不知道這樣是否吃虧。

真經認為,這個選擇并不吃虧

首先,高考的錄取分數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比如在高考大省江蘇,文科錄取排名為清華423,北大417,上交413,復旦410,南京大學403,浙大402,武大400,同濟399, 上財398 ,東南大學396, 中央財大395 , 對外經貿394 。兩財一貿作為211高校,錄取分數和C9、華五不相上下,把其他985高校甩在后面。這不是一兩個人的選擇,而是多數考生自發的選擇。

其次,行業內高校有壟斷性,選擇時更看重行業排名。 一般來說,行業內高校在本行業具有壟斷性地位,雖然近些年這種壟斷地位已經被大幅削弱了,但霸主地位仍然是存在的。比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