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外灘是什么租借(上海外灘哪一塊曾經是英國的租界哪一塊是曾經法國的租界)

时间:2024-06-02 04:07:37 编辑: 来源:

上海的外灘為什么叫外灘呢?

上海的外灘為什么叫外灘有兩種說法:

1:史料記載,“上海”之稱最早見于北宋《水利志》,因當時吳淞江(現在蘇州河的前身)南面有18條大支流,內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因此得名。而上海人又以形成彎的陸家浜為界,將浦江上游稱為“里黃浦”,下游稱“外黃浦”,里黃浦的河灘叫“里灘”,外黃浦的灘地叫“外灘”,“外灘”名稱由此而來。距今720余年前,在我們生活的浦江兩岸土地上,正式出現了“上海縣”的行政建制。上海的歷史,開始書寫。

2:外灘之“外”外灘的“外”應是“外國”之“外”。在明代,老百姓把外灘叫黃浦灘。到1860年,咸豐皇帝開始把外國人叫外洋國人,李鴻章在上海辦了個外國語學院,稱為外國語學堂,“外國”這個詞開始在社會上廣泛使用。19世紀末,寶順洋行登了一則廣告,使用“外灘”代替“黃浦灘”。外灘之“灘”按照中國傳統,河流兩旁的延伸部分被稱為“灘”,外灘的“灘”就是這個意思。

上海外灘為什么叫外灘,這個稱呼有什么緣由?

以前的外灘是叫做外黃浦灘,當時外灘也沒什么建筑,只是一個灘涂而已,但是到了晚清的時候,上海開埠引入了外國資本,于是上海一躍而起就成為了遠東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外黃浦灘就改名為了外灘,外灘因此也開始進行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成為了上海的精髓所在,各大銀行和金融企業都入駐了外灘。

說起上海,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國的金融中心,上海非常的繁華,并且上海的老外也是很多的,畢竟這里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來到上海旅游的人,往往最先去的就是外灘和南京路,特別是外灘,到了晚上夜景是非常震撼的,而且有很多萬國建筑群,非常具有民國和西洋風格,但是很多人感到好奇,為什么外灘會取這個名字呢?它的名字由來是什么,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吧。

其實在以前外灘并不叫做外灘,而是叫做黃浦灘,因為上海有一條黃浦江,黃浦江也可以稱作為是上海的母親河了,而在古代上海也并沒有黃浦江,那個時候最大的河流是吳淞江,當時江南地區的雨水非常多,所以到了明朝的時候,當時朝廷把吳淞江的支流給開發了,形成了今天的黃浦江,于是上海的母親河就這樣誕生了,而上海真正的發展還得等到晚清的時候,晚清的時候因為上海開埠了,所以大量的外來資本進入了上海,當時的上海被譽為是遠東第一大都市,也是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

在以前外灘這邊還不是市中心,當時的人在這里都是抓螃蟹抓魚的,都是灘涂地帶,所以說和現在城建面貌沒法比,但是等外國金融資本進入以后,這里就成為了上海最具有影響力的金融中心,相當于現在的陸家嘴,后來就用外灘這個名字代替了外黃浦灘,其實現在大多數上海的年輕人也不知道外灘這個名字的由來,大多數都是聽父母說起的,如今的外灘也不僅僅是一個金融中心,還是上海非常著名的旅游景點,每年來到外灘欣賞上海美景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

上海外灘的簡介是什么?

外灘又名中山東一路,全長約1.5公里。位于浦西,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群”。

黃浦江是流經上海市區最大的河流,黃浦江源頭坐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由于黃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響,平均每天兩次有明顯的漲潮和退潮現象,一天內的水位落差可達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上海外灘面對開闊的母親河----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筑群。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

上海外灘的江面、長堤、綠化帶及美輪美奐的建筑群所構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觀.1995年被評選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

上海外灘哪一塊曾經是英國的租界?哪一塊是曾經法國的租界?

整個外灘都是屬于英租界。

根據南京條約,五個開放口岸允許外國人居住,但是清政府害怕華夷雜處,主動提出讓英國人選擇當時上海城外合適地點建設居住區,英國人就選中了當時上海城外如今外灘的區域建設英租界。20世紀30年代英租界和美租界合并成為公共租界,外灘也包括在這之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