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外灘步道長度(上海適合夜游的地方 上海適合夜游的地方介紹)

时间:2024-06-03 03:11:07 编辑: 来源:

上海蘇州河附近有哪些適合citywalk的路線?

1.其實沿著蘇州河一路散步就挺好噠。當然也可以有規律滴走走,就是順路多打卡幾個地點吧。

路線推薦:外白渡橋—上海郵政博物館—上海總商會舊址—上海蘇河灣萬象天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UCCA Edge

總路程:全長約3公里

依然是推薦大家步行+騎行,結合的方式。

這其中確實涉及到部分路段不能騎車,需要推車或者步行的。加上蘇河灣萬象天地可以去逛逛。所以結合的方式比較適宜啦。

沿線打卡點:

外白渡橋:它可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梁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梁。是中國上海市境內連接黃浦區與虹口區的過河通道,也是上海市優秀歷史保護建筑。位于蘇州河匯入黃浦江口附近。走在橋上,有一種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也在看你之感啊。

上海劃船總會舊址:就在外灘源碼頭邊。

上海開埠后,西方僑民與水手在這里劃船競逐,并在1863年成立了上海劃船總會。1905年,租界當局在此地建了一幢紅磚紅瓦的二層長條樓房,作為劃船總會總部,東翼為船庫,西翼為游泳池,中部為會所,除了宴會廳、更衣室、盥洗室之外,酒吧、西餐廳、桌球室和觀景陽臺也一應俱全。

如今這里有餐廳,我們也可以品嘗一下啦。

上海郵政博物館:沿著蘇州河北岸騎行,上海郵政博物館所在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雄偉挺拔,讓人忍不住要駐足細細欣賞。對于這里,大家其實應該也聽到很多關于它的“傳說”,大名鼎鼎。

這里原名上海郵政總局,上海市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之一。位于上海市蘇州河畔、四川路橋北側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內(上海市虹口區北蘇州路250號)。

上海郵政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省級郵政行業博物館,總面積為25294平方米。上海市郵政總局為歐洲折衷主義建筑學的代表作,1922年由協澄洋行設計。

上海蘇河灣萬象天地:蘇州河旁的又一新地標,這里應該是去年才算正式開業的,當時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哦。還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還要看各種二維碼呢,門口排隊都要排很久。能進去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如今當然是隨時進入啦。

這里不僅超網紅的藝術裝置之外,還可以欣賞到見證城市榮光的天后宮和慎余里。

這里經常會有各種展覽,也會不定期更換。就算是常來常新吧。從天街上走過去,可以俯瞰這部分的馬路哦,居高臨下的感覺也不錯的。

UCCA Edge:UCCA Edge擁有共計約1700平方米的展廳空間、戶外環繞式開放露臺、大堂、報告廳和藝術商店等多元化空間功能。

它是2021年5月22日正式落成,并對公眾開放。名字中的Edge一詞源自所在大廈的英文名,這是繼2007年UCCA北京主館與2018年北戴河阿那亞UCCA沙丘美術館成立之后,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迎來的第三座場館。

2.蘇河南岸

去看看:糧倉和紡織廠-化工廠老廠房-夜間光影繽紛的燈光設計。

沿線打卡點:

南蘇河創意園區,南蘇州路1305號

2004 年,聯合國科文組織代表授予此建筑“聯合國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這是上海首家獲得此殊榮的老倉庫建筑。

始建于1933年,這座老倉庫可是有故事的,曾經是風云人物杜月笙的糧倉。

再后來,到了20 世紀末,一個來自臺灣的藝術家登琨艷來到這里,登先生在這里一住多年,直到2009年10月方才搬離。在此期間,他領先主持了這座老倉庫的保護性開發利用,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保留了建筑的原有風貌。

八號橋藝術空間1908糧倉,南蘇州路1247號

它算是工業遺跡轉型成人文、藝術、創意空間的又一代表。

1908糧倉是又一個完成了華麗轉身的歷史見證者。以藝術之名,糧倉重獲新生。原有的建筑筋骨和歷史留痕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歇山式的屋頂下,木質地板和立柱裸露出粗糙斑駁的紋路,各種顏色的警示標語俯拾即是,提醒著新時代的人們,這里曾上演過多么繁忙緊張的江湖風云。

蘇河之眸,南蘇州路1015號 

“蘇河之眸”共有六層空間,包含了咖啡店、食堂、文化交流借閱圖書空間等多元化功能屬性。

這曾是一幢舊賓館,被黃浦區政府收購后,經過一系列探查與考量,最終蛻變為了蘇河之畔的又一處市民共享空間。

第一加油站(親親儂咖啡),南蘇州路198號

是不是經常刷到那種這里不是歐洲,是上海類似的帖子?這些照片在哪里拍的,就是蘇州河畔的露天咖啡位。假裝自己在國外系列。

正是因為風景獨好,這里的座位也難搶。而這家位于二樓的“親親儂”則更是如此了。

這也是一家有故事的咖啡館——這里的一樓空間是一間有著七十多年歷史的加油站。加油站兼顧了石油文化和歷史傳承,站外的綠化步道被嵌入了上海石油大事記銅牌,步道兩邊沿途依次陳列有數代加油機模型,站內的樓梯墻則繪有上海石油成立以來的一樁樁里程碑故事。

蘇州河畔的露天咖啡位總要靠一點運氣,能不能“更上一層樓”隨緣吧。

3.暢游蘇州河,水上航線

換種方式去走走,來水路。“悠游蘇州河”水上航線的開通,我們多了一個夏日乘風而游的選擇。從外灘源碼頭出發,時長應該是30分鐘。

經過新閘橋畔的四行倉庫碼頭之后調頭返程,在輕搖慢曳的水上,你將把蘇州河畔關于碼頭與工業時代的城市記憶遺存盡收眼底。

有不同船型:

“時空之梭”系列中型游船:載客量20客位,裝配全景式玻璃視窗、多媒體柔性透明屏和衛生間。 

“上海印象”系列小型游船:載客量11客位,復刻上海牌轎車造型,搭配開放式敞篷設計,具備更好的通透性和親水性。

上海適合夜游的地方 上海適合夜游的地方介紹

1、松江

松江最適合夜游。松江就好像是上海的縮影,這里有現代頂尖的酒店,也有折射上海發展史的廣富林遺址,更有適合全家一起出游的歡樂谷。這里既包容又多元,無論你是追逐潮流,還是熱衷緬懷過去,松江都是上海人心目中那個值得一游的吃喝玩樂好去處。有軌電車,也是老上海馬路的一張名片。

入夜后的游樂場,夢幻燈光逐一點亮,夜色朦朧間,是白天不曾有的浪漫與童話。住在深坑,逛在廣富林,歡樂谷一直是上海人心目中的第一游樂場,它建成的時候,還沒迪士尼什么事兒。如今,舉辦了奇幻燈光節的歡樂谷,更成了上海夜游的好去處。

2、黃浦江濱江步道

設計立意宏大、前瞻,將整座城市作為步行街設計的基礎,總長度逾45公里,分處黃浦江兩岸,貫穿整個上海精華地段,將黃浦江自然景觀與上海的百年城市風貌整合在一起。從剛健的近現代工業遺存,到繁華的商業購物中心;從藝術展覽聚集的西岸,到摩天高樓的陸家嘴,濱江步道一一串起。

3、外灘

外灘的觀光隧道是上海首條黃浦江越江行人隧道,外灘觀光隧道的浦東出入口緊臨東方明珠電視塔的西側,浦西出入口位于外灘陳毅廣場的北側,是中國第一條越江行人隧道,2000年底竣工。外灘觀光隧道全長646.70米,兩邊的地下建筑均為地下3層、局部4層結構,總建筑面積近17500平方米。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00號,為地處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一棟摩天大樓,東臨浦東新區腹地,西眺浦西及黃浦江,南向張楊路商業貿易區,北臨陸家嘴中心綠地。是非常適合夜游上海的地方。

建筑高度世界排名前30位的建筑

建筑設計專業作為一個非常成熟的專業,正越來越受到藝術留學生的歡迎。建筑設計留學哪里好?本文將詳細為大家解析世界大學建筑學排名top5。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麻省理工學院建筑學系提供四個方向的碩士學位:

1)建筑學碩士(Master of Architecture);

2)建筑研究科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 Studies),主要研究領域有:建筑史(History)、建筑藝術理論和批評(Theory and Criticism of Architecture and Art)、建筑技術(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建筑設計和計算(Design and Computation)、伊斯蘭建筑研究(Islamic Architecture)、建筑和城市化(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3)建筑技術科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 in Building Technology);

4)視覺藝術科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 in Visual Studies)。

同時,麻省理工學院還提供建筑學博士(Ph.D.),主要包括建筑史(Building Technology)、藝術和建筑的歷史與理論(History and Theory of Archite-cture)、建筑科技、設計和計算等研究領域。

每年申請的截止日期為12月15日。申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MIT研究生入學和獎學金申請表格、本科學校官方成績單、3封推薦信、個人申請陳述、GRE和TOEFL成績,以及70美元申請費。

除建筑技術科學碩士外,建筑學系要求每個申請者提交建筑作品集。作品集提交的形式可以是筆記本、文件夾或信封,但不接受幻燈片、CD光盤和視頻等形式(視覺藝術科學碩士除外)。

2.倫敦大學學院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建筑學本科專業,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建筑學專業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巴特萊建筑學院建筑系下設的一門理科學士學位課程。

巴特萊建筑學院一直以來以具有創新精神的教授、研究者和學生而著名,并且塑造了不同以往也不同于他人的獨特的建筑風格;近年來,一直被建筑師雜志評為“英國最好的建筑學院”。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建筑學本科專業學習進程:

第一學年:學生主要的時間會花費在工作室項目上,這可以培養學生觀察、設計和創意的展示能力,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理論課程作補充,主要是歷史、建筑環境、建筑理論和技術等;在第一學年第二學期,會有一次歐洲城市的實地參觀學習“短途旅行”。

第二、三學年:學生會參加十個最好的設計工作組之一,這些設計工作組都各有自己的建筑設計風格,在這里學生有機會和研究課題為電影、時尚、歷史、哲學或科學等的建筑師一同工作,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同時,成功地取得本校建筑學理科學士學位。

3.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位于荷蘭代爾夫特市,是荷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專業涉及范圍最廣、最具有綜合性的理工大學,其專業幾乎涵蓋了所有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