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外灘郵政博物館開放時間(上海市有哪些博物館)

时间:2024-06-02 07:29:20 编辑: 来源:

上海匯豐銀行大樓地址可以進去參觀嗎

在經常去外灘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座宏偉壯麗、氣勢壯觀的這座大廈,就是匯豐銀行大樓這座大廈想去打卡,外觀是全年都開放的,要是想要景區參觀的話只有在每天09:00-16:00辦理業務才能進去哦!

1、建筑本身

匯豐銀行大樓現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大樓,位于中山東一路、福州路路口,座西朝東布置。大樓由英商公和洋行承擔設計,英商德羅洋行承建;1921年動工,1923年6月竣工。大樓用地面積9338m2,建筑面積23415m2,地下一層,地上主體建筑為五層(不包括夾層),中間局部為七層,整棟大樓為鋼框架結構。大樓作為上海外灘建筑群的組成部分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樓外觀為嚴謹的西方新古典主義風格,立面用料主次分明,在沿街主要立面外墻均采用花崗石和精致的銅門窗,在次要立面則采用水刷石飾面和鋼門窗。建筑造型采用縱橫三段處理,以正門和圓頂連成的縱橫線形成兩邊對稱,從視覺上構成四平八穩之感。基座采用粗獷的大塊花崗石墻面及拱門,中部采用貫通二、三、四層的科林斯大柱廊支撐,增強建筑整體的立體感。檐部比例得體,頂部突出穹窿,高低起伏,層次分明。

大樓正門面東而置,設有三樘青銅大門,鑄造精致。由正門拾階而上,通過八角門廳,可進入銀行的營業大廳。一至三層原系出租辦公室,平面呈口字形,中間為一大天井,采用中間走道,辦公室沿走道兩側布置,各層平面除局部不同外均基本雷同。四層東端為出租房間,其余為公寓。中部塔樓層呈八形平面,圓頂以下分兩層,下層原為舞廳,上層是休息廳。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前身是匯豐銀行。1874年,匯豐銀行在江海關南側購得一塊地,其后建造了一幢三層英國古典式建筑。由于匯豐銀行業務發展迅速,在1921年拆除舊樓,建造了新的匯豐銀行大樓。該大樓共耗資800萬兩白銀,當時被稱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講究的建筑”。

1950年代,匯豐銀行遷出,1956-1995年為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地。1996年,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進駐此樓。為滿足現代銀行功能需要,大樓進行了全面修復,主要包括修復建筑外貌與底層八角門廳、營業大廳等,恢復了底層、一層銀行的功能,并更新了大樓設備。

2、建筑修繕

1998年的大樓修復工程以“尊重歷史、恢復原貌、完善功能、執行法規、科學定案”為原則,對已有七十余年的老樓進行全面的建筑修復和設備更新。

外部修繕設計

對于建筑花崗石墻面清洗,采用了“藥敷吸附”方式清洗花崗石中的污垢,避免了傳統做法對石材墻面的損耗和隱患。為了與修繕后的整體風貌相協調,銀行放棄了固有的企業標志,采用了與大樓風格吻合、同材質的青銅澆鑄企業標志,達到了相對協調的效果。

入口處“大樓落成開業紀念銘牌”因此次修繕復出、修繕及復原。

內部修繕與更新

為了安全有效地剝離敷于壁畫表面多達四層的膩子漆面,避免損傷馬賽克壁畫,專家和老工匠采用先敷后剔鏟的施工工藝和程序,使約200平方米的珍貴壁畫得以恢復,對壁畫中50多處脫落、龜裂、殘破部位進行修補。

建筑內部照明既要滿足使用功能,又要維護原有建筑的歷史文脈。為此,最終確定延用原有燈具布局和吊燈形式,對光源配置和燈具結構進行了徹底改造。

此次修復設計利用地下室空間布置空調設備機房和送回風管系統,送回風風口則利用大廳內原有的暖氣片壁柜和地柜等。同時結合營業大廳內重新布置的營業柜臺設置回風風口,利用大廳內側墻面的高部設置了量少口小的高速送風噴口。

3、開放時間

地址:中山東一路12號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09:00-16:00(建筑外部全天開放,內部僅辦理業務可進入)

4、建筑打卡點

八角門廳

大樓八角門廳周圍有八根意大利大理石圓柱,柱帽、柱座均用青銅皮鑲包,銅皮圖案花紋精致,地面大理石拼花地坪圖案完整、清晰。八角廳上部為一穹隆頂棚,鑲嵌有彩色馬賽克組成的世界各匯豐銀行圖案。

營業大廳

大樓營業大廳呈長方形,四周有28根大理石飾面的愛奧尼克式柱子。大廳中央為高13.2m的拱形玻璃天棚,天棚南北兩端各有兩根由整根大理石雕成的愛奧尼克式裝飾圓柱。

外匯業務廳

大樓外匯業務廳原為華人營業廳,從福州路40號進出,設有中國式吊燈,墻身和柱子砌有大理石臺度,裝飾簡潔大方,具有中國傳統格調。

大樓正門的銅獅子

作為歷史見證,大樓正門口的一對銅獅子在上海市民腦海中已成為大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處為復制品,原物藏于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5、周邊打卡點

東風飯店(上海外灘華爾道夫酒店)

東風飯店位于中山東一路2號,1864年正式建成,是一幢歐式新古典主義的鋼梁柱及磚混結構建筑。建筑基本上采用古典主義構圖,但南北端墻頂上的塔樓、上部細部與裝飾則為巴洛克式。

地址:中山東一路2號

開放時間:全天

亞細亞大樓

亞細亞大樓方正沉穩、華貴典雅,因其門牌是中山東一路1號,又是外灘建筑群最南端的起點,因此被稱為“外灘一號樓”。現如今亞細亞大樓成為了久事國際藝術中心,一座嶄新的藝術地標。

地址:中山東一路1號

開放時間:根據展覽時間調整

6、旅游線路推薦

亞細亞大樓→東風飯店→上海浦發銀行大樓→海關大樓→外白渡橋→上海郵政博物館

上海市有哪些博物館

1、上海博物館

地址:上海市人民大道201號(人民廣場)

2、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

地址:浦東世紀大道1號東方明珠零米大廳

3、上海科技館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世紀大道2000號

4、上海自然博物館

地址:延安東路260號(原為華商紗布交易有限公司)

5、上海美術館

地址:南京西路325號

6、上海市城市規劃展示館

地址:黃埔區人民大道100號

7、上海公安博物館

地址:瑞金南路518號

8、上海鐵路博物館

地址:天目東路200號

9、上海汽車博物館

地址:上海安亭博園路7565號

10、上海兒童博物館

地址:上海長寧區宋園路61號

11、中國煙草博物館(上海)

地址:長陽路728號

12、江南造船博物館

地址:盧灣區魯班路600號江南造船大廈二層和三層

13、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上海博物館

地址:寶山區吳淞塘后路68號

15、上海銀行博物館

地址:上海浦東大道9號

(世紀金融大廈7樓)

16、上海中醫藥博物館

地址:浦東新區張江蔡倫路1200號(上海中醫藥大學內)

17、上海郵政博物館

地址:虹口區北蘇州路250號

18、上海眼鏡博物館

地址:閘北區寶昌路533號

19、中國乳業博物館

地址:閘北區萬榮路467號

20、上海天文博物館

地址:松江區西佘山頂

21、上海印刷博物館

地址:楊浦區水豐路100號(近楊浦體育館)

22、中國民族器樂博物館

地址:上海市莘莊七莘路1號(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內)

23、上海東方地質科普館

地址:浦東機場鎮華洲路南1號

24、上海地震科普館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鎮西佘山(佘山地震基準臺內)

25、上海隧道科技館

地址:黃浦區中華路268號

26、上海氣象科普館

地址:浦東新區錦繡路951號

27、上海監獄博物館

地址:長陽路147號

28、上海音樂學院東方樂器博物

地址:汾陽路20號

29、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

地址:浦東豐和路1號(陸家嘴)

30、董浩云航運博物館

地址:華山路1954號

31、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

地址:汾陽路79號

32、石庫門博物館(“屋里廂”)

地址:上海太倉路181弄25號(靠近中共一大會址)

33、中國藍印花布館

地址:長樂路637弄24號

34、上海航天科技展示館

地址:漕溪路222號

35、上海醫史博物館

地址:徐匯區零陵路530號(上海中醫藥大學內)

36、上海造幣博物館

地址:上海市光復西路17號(上海造幣廠內)

37、復旦大學博物館

地址:海邯鄲路220號復旦大學博物館

38、東華大學紡織服飾博物館

地址:延安西路1882號東華大學新教學大樓4樓

39、上海水產大學鯨(抹香鯨)館

地址:軍工路334號

40、上海師范大學博物館

地址:桂林路100號

41、徐家匯藏書樓

地址:漕溪北路80號

42、上海當代藝術館

地址:南京西路231號人民公園7號門

上海郵政總局的歷史發展

在上海南市城隍廟右側有一條小街,名叫館驛街。今天,居住在這條街上的人很少有人能說出小街取名的由來,沒有人知道這里曾經是上海市區最早的郵遞通信機構所在地。 1861年,英國擅自在上海英租界設立郵局,稱為“英國驛務署”,又稱“大英書信館”。此后,法、美、日、德、俄五國也以“利益均沾”為借口,相繼在上海設立郵局,稱之為“客郵局”。這些所謂“客郵局”援引本國的郵政章程,貼用本國的郵票,蓋用本國文字的中國地名戳,不僅收寄本國僑民的郵件,還公開辦理中國人交寄的國際郵件。

此外,上海英租界工部局還單獨設立郵務機構,名為“工部局書信館”。 1878年,經清政府批準,上海江海關在原先兼辦郵遞業務的基礎上,開始試辦郵政,在外灘海關大樓后院設立了對外經營郵政業務的江海關書信館,兩年后改稱江海關撥駟達局。

在海關試辦郵政14年后,1896年3月20日,光緒皇帝批準正式開辦國家郵政,委派海關總稅務英國人赫德兼任中國大清郵政最高職位――總郵政司。第二年正月初一,江海關撥駟達局正式改名為上海大清郵政局,地址仍在原處,并在吳淞海關開設上海第一個郵政分局。此后在城鄉陸續增設郵政機構和發展代辦所,使郵政網點更加綢密。

大清郵政局及其后更名的上海郵政總局當時仍屬海關管轄,直到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郵傳部,正式接替海關管理全國郵政,從此郵局才與海關脫離,獨立經營。

大清郵政時期,投遞郵件都靠步行,直到1911年結束,才向英國購買100輛藍苓自行車,每輛車60銀元,這是上海使用自行車投遞的開端。 辛亥革命后,上海大清郵政轉變為中華郵政,改稱上海郵務管理局。1914年3月1日,中國加入萬國郵會,上海郵務管理局被指定為國際郵件互換局,成為當時中國郵政國際通信的主要經辦機構。

隨著上海郵政業務的發展,原先辦公用房已不敷使用,1924年11月,上海郵政部門自籌資金在四川路橋北墩建造了一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