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審計就業情況(經濟學的就業前景如何?可以干的工作有哪些?)

时间:2024-06-01 15:21:38 编辑: 来源:

上海海關學院就業去向

學生畢業就業去向因專業而各有差異,如從事教學、審計公務員等工作等。

根據就業報告,成為公務員的人數,占畢業生總數的75%,其余的人在事業單位和國企、外企,進入中小企業的人數不到3%。

2022年1月13日,上海海關學院發布《2021屆上海海關學院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報告顯示,2021屆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90.05%,本科和碩士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分別為89.37%和100%,升學率為7.50%。

第一,從各學院就業率來看,2021屆畢業生分布在5個院系,其中就業率較高的學院有海關與公安管理學院就業率97.03%,海關外語系就業率94.00%,就業率較低的學院有海關法律系就業率76.92%,海關與公共經濟學院就業率83.20%。

第二,從各專業就業率來看,2021屆畢業生分布在8個專業,其中研究生分布在稅務專業,就業率達到100%。本科生分布在7個專業,就業率較高的專業有海關管理就業率97.03%,英語專業就業率94.00%和國際商務就業率93.06%。就業率較低的專業有稅收學就業率75.58%,法學就業率76.92%和審計學就業率83.33%。

第三,從繼續深造情況來看,2021屆畢業生中,國內深造32人,選擇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深造15人,占國內升學人數46.87%。其中升學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廈門大學較多。2021屆本科畢業生出國(境)深造14名,少于2020年出國人數。

經濟學的就業前景如何?可以干的工作有哪些?

經濟學的就業前景不錯。可以干的工作有公務員,銀行職員,研究所研究員,投資經理,公司財務。

經濟學有兩種,一種是專業的分類,也就是經濟學類專業,一般分: 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金融學、國民經濟管理、貿易經濟、保險、金融工程專業。同時經濟學也是一個單獨的專業名稱。

北京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都是經濟類專業很強大的大學。

經濟學專業主要學習課程:

核心課程:經濟學基礎、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公司理財、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當代中國經濟、勞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網絡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司財務、市場營銷、企業經濟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經濟學知識,適合在政府、金融機構、高等學校、大中型企業中從事政策分析、教學研究、經濟管理等工作

專業必修:初中級宏微觀經濟,世界經濟、制度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預測與決策、貨幣銀行學、發展經濟學、西方經濟思想史、西方經濟學流派,專業限選: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港澳經濟學,世界經濟史、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博弈論等,有些看學校設置的。

這個學科概念太大了啊,國內上學的教材質量整體不好,不是原汁原味,都被國內的狗屁學者加工了,有點誤人子弟了,第二,國內整體師資力量確實比較差,有待提高,不過你想深造的話,國內也就三五所學校還可以吧,你要是真的想學這個專業,以過來人的角度看,必須本科雙專業,也就是經濟學+數學 ,是這深造的基礎,經濟學上了層次之后,基本都是數學符號啊,不知道算不算走歪了,不過國際上的論文都這樣,呵呵,本科的話,基本就是普及階段吧,核心課就幾門,中級/高級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會計學,其余的都是圍繞這三門吧,如果你沒有接觸過,建議你看看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老外寫教材都很容易理解,而國人編寫(正確說應該是抄寫)的教材很晦澀,很簡單的一個事情,說的很墨跡,呵呵,建議你去國外的大學讀,如果有條件的話,國內的意識形態分為太嚴重了。

考研,公務員,銀行職員,研究所研究員,投資經理,公司財務,很多的,盡量多拿證書,越多越好,此外得加強的自己的交際能力

1、商業性質的銀行,其中包括中國工商、建設、農業銀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2、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如中國人壽、平安、太平洋保險等;

3、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4、金融控股集團、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5、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買粉絲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

7、國家公務員系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銀行,比如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出版傳播機構等。

開設經濟學專業中的大學比較好的有

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經濟學、 浙江大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