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2 粉絲買單的感受(如何看待“粉絲行為,偶像買單”這句話?)

时间:2024-06-03 09:39:09 编辑: 来源:

立起來的時候也許粉絲也會冷靜下來,這樣即使不去為他的行為買單,但是也可以做到避免讓粉絲損失。

所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偶像還是應該為粉絲行為買單的,但這種買單并不是指出錢,而是站出來樹立一種正能量的形象。

去告訴粉絲們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畢竟作為偶像,作為公眾人物其影響力也是非同小可的,也許你不經意的舉動就給粉絲帶來了巨大影響。

如何看待“粉絲行為,偶像買單”這句話?

這句話是對的,但我們所錯認的一點在于:它是用來警示偶像的,而不是說給普通人聽的。這就是問題的焦點所在,許多人把這個當做噴人的金科玉律,認為可以以粉絲的不當行為來辱罵偶像,這種人和十幾年前砸日本車,扒穿和服的姑娘的衣服的人沒有區別。這句話本身只是闡述了一個現象:如果粉絲行為過火,最終為之付出代價的多半會是偶像。他最多起到一個告誡偶像管好自家粉絲,不然會自食其果的作用。愛不該成為噴子亂噴人的雞毛令箭。

偶像身為一個公眾人物,他會產生更為廣泛的影響力。而他的影響力的來源來自于他的粉絲群體。粉絲群體在瘋狂迷戀一個偶像的時候(例如腦殘粉),很多事情的處理上是盲目的,單純的覺得我的偶像需要我守護,偶像不會做錯事,所有說偶像做錯事的人都不是好人。正因為有部分的腦殘粉存在,所以偶像的社會行為,經常會影響到粉絲對某人的判斷。

也正因為如此,偶像作為一個受到關注的公眾人物,更需要在做出行動時經過思考,幕后團隊為了偶像的形象也應該做出提醒。某少年組合的粉絲吵著各自偶像單飛,無非就是舞臺上曾經有過某人忽視某人,把某人晾在一邊的情況出現過。所以一言一行都需要額外的注意。所以,偶像行為,粉絲會學、甚至模仿,粉絲做出的舉動,也是偶像教的。所以我覺得粉絲行為,偶像買單這話并沒錯。

或許會有人反駁,偶像并沒有讓粉絲做出這些舉動。但是有些事情,言傳是不如身教的。就如同孩子模仿父母那樣。父母會讓孩子學這些嗎?不會,但是耳濡目染,孩子自然就會了。榜樣的力量遠比你我想象中的要可怕。

粉絲行為,偶像買單這句話你怎么理解的

我覺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有個人喜歡側田6年,讀書的時候我就說過,我第一場演唱會一定是去看他,而且我要坐在第一排,今年終于去了人生第一場演唱會,在他出場的那一刻我控制不了情緒,我哭了,是他的歌陪著我度過最難過的一次失戀,今天我終于見到了他本人,就像是網戀了6年的男朋友一樣。

高一之前,我一直都覺得追星十分的荒唐,初中甚至還嘲笑過追星的舍友。當然,被她們罵了。所有人都逃不過真香定律,我也一樣,大概到了高二,被楊洋的一張圖片徹底迷住了,從那以后,開始了漫漫追星旅。從生活費里省出好多錢,都是為了買周邊,每天做的事都是關注他的動態,再加上買周邊,書店老板為了留住我這個有周邊必買的“腦殘”粉,每次都會提醒我周邊到了,哈哈哈書店叔叔也是很可愛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曾經轟動一時的“楊麗娟事件”,蘭州女子楊麗娟從15歲開始喜歡劉德華,之后便展開了長達13年之久的追星,并且發誓非劉德華不嫁,2007年在香港終于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偶像,但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因為楊麗娟追星導致家庭生活拮據,父親不堪重任跳河身亡,事件一出引發軒然大波,大家紛紛譴責楊麗娟這種追星行為。

范冰冰的粉絲也做出過極端的行為,曾經,一名男粉絲自稱是范冰冰的忠實粉絲,為范冰冰寫過三封情書,但是并沒有得到范冰冰本人的回應,于是在網上發文稱,希望范冰冰為自己的青春買單,如果10天內得不到回復那么第11天就是自己的忌日,言論一出網上議論紛紛,到底是真實追星還是炒作大家不得而知,但是事件最終不了了之,希望粉絲能夠平安無事。

如何看待明星為粉絲行為買單這件事情?

個人覺得還是比較合理的,明星既然選擇不發聲不制止,就要承擔相應的后果,所以明星在平時就應該多約束粉絲一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