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1 粉絲購買力差的原因(哪些粉絲的購買力讓你深深震撼?)

时间:2024-06-02 00:29:56 编辑: 来源:

粉絲購買力屬于什么

該能力屬于粉絲經濟的一部分,是直接經濟價值的一種體現。

在娛樂領域,粉絲購買力表現為對偶像代言產品或相關衍生產品的消費行為。這種購買力不僅體現了粉絲對偶像的喜愛和支持,也反映了他們在消費行為中的情感和經濟決策。

除了直接購買行為,粉絲的間接經濟價值也非常重要。他們可以通過口碑傳播和其他營銷方式,營造有利于產品的意象氣候,從而促進產品的推廣和銷售。這種影響力甚至可以擴展到整個娛樂產業,形成粉絲經濟的現象。

哪些粉絲的購買力讓你深深震撼?

朱一龍的粉絲吧,因為我朋友就是他的粉絲,天天買他的周邊和代言,經過她的講解我還知道了他拍的雜志在兩個小時內賣點40萬,關鍵是價格還不便宜!

粉絲用戶群分析

粉絲群體的類型實際上非常廣泛,包括娛樂明星、網紅、網絡文學、二次元、名人等,近年最熱門的網紅們,往往都是在短期內,依靠某方面獨特的表現,在網絡媒體上吸引很大的注意力,但如果缺少長期的運作機制,不能持續產出吸引用戶的新內容,可能很快會泯為眾人,而這些正是明星的優勢,職業化甚至終身制的運作模式,在很長時間跨度內,不斷產出歌曲或者影視劇作品,依靠大眾媒體和網絡媒體的的影響力,更容易被粉絲視為偶像,也更容易付出情感,而且雖然同樣是依賴粉絲力量,不過在商業化途徑上兩者也存在差異,網紅依靠更親民的互動,支持方式以商品購買和打賞為主,轉化率甚至直接決定了網紅的收入,明星粉絲的支持方式會復雜得多,除了周邊商品購買,演唱會/各類其他活動參與,歌曲專輯或者影視內容購買,還有線下線上應援,粉絲極力維護偶像的個人品牌形象,為偶像爭取最大的盈利,甚至已經形成了很多職業化的追星人群。

這里根據粉絲相關的信息收集,總結了一些比較典型的用戶:

1、用戶A,女,馬上開始讀大二,非常喜歡李易峰,顏控愛自拍,經濟條件一般

平時經常發一些和偶像相關的照片或者感悟,QQ空間里有專門的好幾個照片收集相冊

對于偶像的影視幾乎必看,收藏少量實體周邊產品,愿意為偶像公益出一部分力,未加入大的粉絲群體

2、用戶B,男,在讀大三學生,“初級職業粉絲”,兩部分原因,一是可以有機會離明星偶像更近,二是賺外快,主要是在明星粉絲活動前進行宣傳,拉同學一起參與活動,負責吶喊舉牌等,根據人數和現場效果拿錢

3、用戶C,女,大學生,某SNH成員后援會管理層,自身經濟條件不錯,非常熱愛偶像,極力維護其形象

4、用戶D,姐姐粉,初中語文老師,喜歡TFBOYS,自稱“四葉草”,寫文章稱呼他們為孩子們

會盡可能以實際行動支持他們,參與演唱會、公益、投票等,想起年輕的自己,看到美好向上的力量

5、用戶E,男,互聯網從業人員,喜歡多個明星,學生時代喜歡周杰倫,佩服他的才氣,經常聽他的歌,會購買偶像的音樂專輯以表支持,對于許巍也比較喜歡,加入了許巍的粉絲后援團,但平時主要是閑聊,遇到偶像在本城市開演唱會,時間合適會參加

根據以上典型用戶還不足以做合適的用戶群的劃分,這里結合新浪微博的數據:

根據年齡段劃分如下:

1、小于15歲,學生,好小鮮肉,以日常明星動態跟蹤,照片收集為主,和小伙伴分享偶像的故事

2、16歲~24歲,高中/大學,女生傾向于顏控,男生傾向于才華,有一定自由支配財產,偶爾參加線下活動和對偶像的支持,收集量的周邊

3、25歲~30歲,工作不是很久,偶像性格方面也很看重,逐漸有獨立的經濟實力上,愿意支持偶像的發展,舍得在喜歡的偶像身上投入,只要時間允許,線下活動參與多

4、30歲以上,中層職場,對偶像的需求減弱,而且沒有太多的精力投入,但是對有經濟實力的粉絲,而且有自己真正喜歡的明星時,絲毫不會吝嗇金錢上的投入

如何看待明星“消費粉絲”的行為?

近日,知名女星歐陽娜娜預熱已久的自創服裝潮牌“nabi”正式上線,因988元超高定價的聚酯纖維浴袍被“罵”上熱搜,引發了網友熱議。

從品牌官方放出的圖片來看,產品有998元的純白logo浴袍、168元的純白logo襪子等。整體設計樸實簡潔,材質多屬較為低端的聚酯纖維,與昂貴異常的價格形成鮮明對比。網友的吐槽點也集中在沒設計感、材料差、定價高、消費粉絲、割粉絲“韭菜”等方面。微博有媒體發起了4.8萬人參與的投票調研,其中60%的人選擇了“貴,定價不合理”。

在小紅書、微博的大量負面評價中,被當成“核心韭菜”的粉絲吐槽也不少。然而,歐陽娜娜為什么敢明晃晃地上陣“割韭菜”呢?作為內

為其他品牌代言帶貨時好評不斷,給了歐陽娜娜團隊創立自主品牌的底氣,但在推出時卻遭遇了輿論滑鐵盧,究其根源,是歐陽娜娜團隊沒有做好功課,誤解了自己的“明星效應”光環,意圖“消費粉絲”。

歐陽娜娜的粉絲是誰?根據CBNData星數數據,歐陽娜娜是00后明星中帶貨排行榜第一名,90后、00后消費者占比超過一半。有粉絲在評論區怒而發問“你知道你的粉絲群體年齡層和消費力嗎?”“真的有在考慮喜歡你的群體里的大部分人嗎?”也有粉絲現身說法,表示大學生活費不多,剩下幾百塊零花錢卻買不起一套nabi的睡衣。

于是尷尬的情況出現了:想成為歐陽娜娜的女孩并不具備消費nabi的能力。粉絲購買力和商品定價的“錯位”讓大家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撕裂感和失落感,意識到那個被誤以為鮮活的、親切的,仿佛就是身邊給你分享生活的同齡人女孩,其實與大多數人并不生活在同一個世界里。

近些年明星自創品牌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其中不乏將副業做得風生水起、口碑與流量兼收的成功案例,但是因種種原因名利雙失、甚至敗壞路人緣的也大有人在。此次歐陽娜娜翻車就屬于后者。明星經營自己的品牌時,需要深刻認識到,此時粉絲還擁有另一個身份就是消費者,應該給粉絲這個初始受眾群體足夠的誠意,關心他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吃“明星效應”的紅利“消費粉絲”,把粉絲當成為一己私欲的商業夢想買單的冤大頭。

明星自創品牌不該肆意使用“明星效應”作為圈錢工具,“消費粉絲”也許可以贏得一時之利,但絕對不是立身之本和長久之計。沉下心來打磨作品,與粉絲形成正面雙向激勵,才是這個行業的長紅之道。

曾經林俊杰和周杰倫幾乎一樣紅,現在卻差距這么大,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嗎?

林俊杰從來沒有和周杰倫一樣紅過,相反,曾經倆人差距很大,現在反而接近了,這里說的紅不是比較創作才華,因為歌手紅不紅和才華沒有絕對的關系。

曲風

周杰倫的曲風比較廣泛,情歌,說唱,中國風等等歌曲都有著優秀的代表作。而林俊杰的曲風比較單一,都是溫柔的情歌,或抒情或傷感歌曲。所以相對吸引的聽眾就會少很多。周杰倫的歌曲的受眾人群就比較多,影響力當然就會大。

歌迷年齡層

上面說到曲風,一個年齡段當然有自己喜歡的歌曲。就像80后怎么會喜歡60后70后喜歡的歌曲呢?這就是代溝。而林俊杰的歌曲只是停留在80后的人喜歡的曲風這一段。相反周杰倫的說唱和中國風加動感的歌曲,90和00后也會喜歡,什么時候都不會過時。能滿足各類聽眾的口味。所以不管到那個年代都會有人喜歡,除非這些曲風有別的新元素取代。

粉絲購買力

林俊杰的粉絲都是80后比較多,而這個年齡層的聽眾大多消費比較理性,行事大多都循規蹈矩,沒有那么瘋狂的追星或者沖動消費的。家庭影響比較大。所以購買力就會差。周杰倫的粉絲80,90,00都有。他們的購買力就很強,延伸宣傳就會很好。因為他們會把自己的偶像宣傳給親戚朋友同學。很多70后都喜歡周杰倫的歌。

林俊杰海蝶時期資源不夠,早期在臺灣很難打開局面,在大陸則來勢兇猛。臺灣很長時間一直都小看林,但大陸一直對他像親兒子,出道三年就上春晚獨唱。那時候是原創音樂人時代,他或許當年在華語樂壇地位上和潘瑋柏梁靜茹張韶涵一梯隊,但他原創音樂人這一身份很閃光,大陸不管是媒體還是受眾都很認可他的創作能力,他在大陸是經常拿來和同樣性質的周王陶比較的,不得不說,有原創能力的才子身份很加分。

林俊杰和周杰倫對比

方面一:專輯銷量對比。在2003年到2008年華語唱片還沒有走向衰落的時候,周杰倫的專輯銷量遠遠趕超林俊杰,除2008年時,兩人的專輯銷量才逐漸持平,也就是說5年內,周杰倫的專輯銷量遙遙領先。但2008年的成績對于林俊杰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了。

方面二:舉辦的演唱會的數量與規模對比。從2003年開始舉辦演唱會開始,周杰倫的演唱會的數量就比較可觀,且規模都在可容納4到6萬人范圍內。舉辦的地點也都在體育館或者更大規模的地方。反觀林俊杰,演唱會的數量相對來說就較少,且規模只在容納1到2萬人的范圍內,曾經還去參加過類似大學生校園的巡回表演

方面三:熱門單曲數量對比。曾有網友細心整理出兩人在2003年2008年在QQ音樂上兩人的熱門單曲的對比,明顯能夠發現,林俊杰的熱單數量大大低于周杰倫的熱單數量,竟有一倍之多,也不得不感嘆周杰倫強大的作品傳唱度。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