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7世紀英國海外貿易(19世紀晚期英國海外貿易示意圖反映什么現象)

时间:2024-06-03 07:06:26 编辑: 来源:

19世紀晚期英國海外貿易示意圖反映什么現象

反映19世紀晚期“全球化”趨勢增強。19世紀末的科技革命為“全球化”趨勢增強提供了條件。工業革命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為世界市場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科技革命中發展起來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為世界市場的發展提供技術手段。

(1) 變化:開辟了以歐洲為中心,向其他地區的海上航線;大西洋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交通要道;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歐國家成為商路的中心地區等。原因:新航路的成功開辟;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的殖民擴張等。 (2)現象: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成為世界貿易中心。產品行銷世界各地。原因:英國首先完成工業革命,工業生產發展迅速;英國打敗其他殖民國家,建立了世界范圍的海外殖民地。 (3)新現象:世界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影響:列強爭奪殖民地,加劇了列強間矛盾;激化了被瓜分地區的民族矛盾。 (4)過程:新航路開辟后,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結束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狀態,使世界各地間聯系加強,揭開了形成世界市場的帷幕。第一次工業革命,進一步增強了西方列強的實力,加快了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步伐,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1617世紀英國輸往中國的主要商品有什么?

在16到17世紀,英國輸往中國的主要商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類:

1. **毛紡織品**:這是當時英國的重要工業產品,也是中國市場上的熱門商品。

2. **金屬制品**:包括銅、鐵、銀等制品,英國的金屬制品生產在當時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

3. **玻璃制品**:這也是英國的重要工業產品之一,當時的英國玻璃制品以其高質感和獨特的設計而受到中國市場的歡迎。

4. **陶器**:英國的陶器生產歷史悠久,并在16到17世紀達到了高峰,成為其重要的出口商品。

5. **羊毛制品**:英國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羊毛制品生產國之一,羊毛制品也是其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6. **皮革制品**:英國的皮革制品以其精湛的工藝和優質的材料而受到世界各地的歡迎,也包括中國市場。

7. **鐘表**:這是當時英國的一項新興產業,鐘表制作技術精湛,受到中國市場的歡迎。

8. **儀器**:當時的英國是歐洲科學技術的中心之一,其生產的各種科學儀器也受到中國市場的歡迎。

總的來說,16到17世紀英國輸往中國的主要商品以工業制成品為主,同時也有一些原材料和初級產品。這些商品在當時英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7世紀世界貿易對歐洲的影響

17世紀世界貿易對歐洲的影響:積累了原始資本,開始了經濟革命,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也為歐洲文化復興和啟蒙提供了可能。

歐洲資本主義處于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之中,新興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上打破教會的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

17世紀的荷蘭執世界貿易之牛耳,獲得“海上馬車夫”的稱號,但因其缺少自然資源和工業基礎作為其海外擴張的后盾,且只重視發展航運業,忽視了海軍的建設,在17世紀后期被英法取而代之。而英國經過英西戰爭、英荷戰爭和英法戰爭,到18世紀中期,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

國際貿易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后,特別是產業革命以后,由于生產力迅速提高,商品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并開始具有世界規模。

從17世紀到19世紀,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貿易額不斷上升。英國在國際貿易中長期處于壟斷地位。當時參與國際貿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費品、工業原料和機器設備。19世紀末進入帝國主義時期后,形成了統一的無所不包的世界經濟體系和世界市場。

當代國際貿易以發達國家為主,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國,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國的對外貿易有極大發展;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占份額不大,但與自身相比,對外貿易也有了很大發展,成為國際貿易中一支不可輕視的力量。國際貿易在當代國際事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對各國自身的經濟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分析17~18世紀的英國對外殖民擴張有哪些方式?最終結果怎樣?

日不落帝國”---英國

1.英國霸權建立的原因:即殖民優勢

①地理優勢:地處大西洋航運中心

②經濟優勢:手工業非常發達

③制度優勢: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④軍事優勢:注重發展海軍實力

⑤政治優勢:政府一貫重視海外事業

2、形成的過程

①1588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走上殖民擴張道路

②成立壟斷性貿易公司,發展海外貿易,在印度和北美拓展殖民地.

③三次英荷戰爭

A.直接原因:《航海條例》的頒布

B.性質:爭奪商業霸權和殖民霸權

C.結果:英國奪得新尼德蘭,荷蘭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權

④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

A. 性質:爭奪歐洲霸權和世界殖民霸權

B. 結果:英國奪得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

新法蘭西,還在印度迅速擴大殖民勢力.

3、結果:18世紀中期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4、殖民擴張的方式

①搶劫和掠奪財富

②種族滅絕

③販賣黑人奴隸

5、殖民擴張的影響:西方國家早期的殖民擴張的評價: 一分為二、分清主次

(一)對殖民國家而言

1 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轉化為資本,歐洲資本主義發展.

2 打破世界相對孤立狀態,使世界日益成為相互影響、聯系緊密的整體,促進了世界一體化的進程.

(二)對殖民地而言

1 殖民主義是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拉地區的落后.

2 殖民主義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促進了殖民地歷史的發展和進步.

求17世紀到18世紀英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這兩件事是最重大的,對英國乃至世界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政治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當眾處決查理一世利,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出現了長期的政治穩定的局面,為資本主義的順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

經濟上;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紀60年代) 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海外貿易、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資本 圈地運動的進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傭勞動力 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生產技術 18世紀中葉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國外市場急劇擴大. 主要影響 對中國的影響

第一次科技革命 1、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促使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與廣泛建立;2、使社會階級結構發生重大變革,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3、使社會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開始了城市化進程;4、使世界格局發生變化 :東方從屬于西方5、自由資本主義發展起來,殖民侵略進入以商品輸出為主時期 1、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 近代工業產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3、 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