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9俄羅斯跟歐盟貿易額(俄羅斯經濟為什么衰落了?)

时间:2024-06-04 00:21:06 编辑: 来源:

2019年歐盟27國gdp占世界總量百分之多少?

大約占20%左右,比美國稍小一點,比中國多一點點

統計數字:2021年俄羅斯總共賣了多少天然氣給中國?

130.7953萬億盧布,與2020年相比實際增長4.7%,這就是俄羅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1年經濟初步統計數值。整體來看,在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各種限制、隔離措施逐步松懈帶來的消費、投資復蘇激勵下。

在全球經貿的持續回暖,特別是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創新高的帶動下,俄羅斯2021年的經濟在經歷了上一年的較大比例縮減后,又迎來了較為明顯的提振——甚至創下了自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的最高增速。

俄羅斯各行業經濟復蘇并不均衡

分行業來看,俄羅斯2021年的經濟復蘇并不均衡。其中,酒店餐飲、休閑娛樂、交通運輸、信息與通訊等產業因為居民社交行為的恢復,其復蘇形態較好,但農林牧漁、國防等領域仍在縮減。

數據還顯示,以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礦石為主的采礦業在2021年僅實際增長了4.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要知道,石油、天然氣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核心部分,這一領域復蘇滯后,影響不可低估。

特別是在大宗商品價格暴漲的2021年,多國能源產業實現高速增長的背景下,俄羅斯采礦業的增速只有區區的4.2%,這著實令人驚訝。這首先離不開“俄氣在歐洲市場的持續低迷”——2021年俄羅斯銷往歐盟的天然氣產量出現了縮減。

與之相比,美國卻利用俄烏局勢緊張之機,將銷往歐盟的天然氣實現了翻倍增長。到了2022年1月份,歐盟從美國購買的LNG甚至達到了從俄羅斯進口管道天然氣的5倍——在歐洲市場,俄氣遇到了新的競爭者。

在我國天然氣市場,也發生了類似的現象。雖然中俄兩國間的LNG貿易仍在穩步增長,但美國天然氣占據的市場增幅更快——整個2021年,我國從美國購買的LNG幾乎達到了2020年的3倍。

并推動美國從我國LNG進口的第六大渠道,轉變成為僅次于澳大利亞的“第二大渠道”,成為我國天然氣進口市場中的“新勢力”。南生還注意到,在中歐市場的持續推動下,美國在2021年超過俄羅斯,成為僅次于卡塔爾、澳大利亞的全球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

而俄羅斯的天然氣全球出口排名則由2020年的全球第三,降為2021年的全球第四名。還有石油領域,在頁巖油商業化開采獲得突破后,美國早在2019年就實現了對俄羅斯和沙特的趕超,上漲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開采國了。

俄羅斯GDP,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俄羅斯2021年完成的名義GDP為130.7953萬億盧布,按平均匯率換算為1.775萬億美元,與2020年的1.483萬億美元相比,增幅不到3000億。按接近1.46億人口計算,俄羅斯人均GDP恢復至1.2萬美元左右。

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人均GDP,俄羅斯與美國的差距都在2021年獲得了進一步的擴大——美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5.7%,GDP達到了23.04萬億美元,人均更是達到了6.94萬美元的超高水平。

一項是“美俄”并稱的兩個全球性大國,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分化后,美國經濟、科技以及綜合國力的優勢得以穩固,而俄羅斯卻在經濟、能源、外貿以及其他領域遇到了越來越多的發展難題。

這也從側面給予我們新的啟示:盡量推動經濟、貿易、科技、國防、教育、文化、外交以及其他領域的全面發展,努力實現各領域綜合性趕超,從而實現國家以及居民生活的穩定、健康和持續發展。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俄羅斯經濟為什么衰落了?

1.地廣人稀,經濟發展不平衡

俄羅斯是典型的中高緯度國家,較高的緯度使得氣候變得寒冷,人口生育率遠遠低于其他中低緯度國家。加上俄羅斯欲罷不能的酗酒傳統,人口增長率始終不高,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的長遠發展。

而且寒冷的氣候也使得俄羅斯縱然海岸線漫長,卻缺乏優良的港口。再加上國際環境的惡化,俄羅斯事實上正在變得越來越封閉。

而封閉的環境也影響了領導人的戰略眼光。今天的俄羅斯,雖然國土面積廣大,但是其重心仍然是只占俄羅斯1/4的歐洲部分。在面積廣袤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俄羅斯領導人始終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使得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經濟發展長期落后,人民生活貧困。

2.蘇聯解體產生的影響未消除

蘇聯解體對俄羅斯經濟的打擊是巨大的也是空前的,甚至到今天,俄羅斯的經濟仍然受蘇聯解體的影響,難以獲得長足的發展。

在俄羅斯失去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的情況下,不得不以出賣資源作為發展國家經濟的主要手段,今天的俄羅斯仍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之一。

出賣資源投入較少,但收獲巨大,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金,這使得俄羅斯沒有動力重建自己的工業體系,俄羅斯也最終淪為靠資源為生的國家。

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俄羅斯想要發展起來舉步維艱。

rcep為什么沒有俄羅斯 關系不緊密貢獻也不大

隨著去年火起來的rcep協議簽訂,許多大國都加入了該“群聊”,然而身處亞洲北端的大國俄羅斯卻沒有動靜。其實這對國家來說并沒有什么影響,但是私下還是很多人不明白,一起來看看。

俄羅斯和東盟國家之間的雙邊直接投資的情況也跟貿易額大致相同。2018年,俄羅斯在東盟國家的直接投資總額為92億美元,而后者在俄羅斯的外國直接投資約為44億美元。對于東盟國家來說,希望在經濟現代化和多樣化方面取得任何進展,俄羅斯都指望不上。

雖然俄羅斯與東盟的關系發展并不被看好,但這不意味著俄羅斯會放棄東南亞這一區域。俄羅斯將繼續與東盟的個別成員國合作,來追求自己在能源、貿易和軍事等領域上的利益,不過,這些領域的合作可能不僅會受到自身戰略優先事項的限制,而且還會受到地區現實的限制。

而除了俄羅斯和美國沒有加入,印度也選擇了主動退出RCEP。但是RCEP在簽署之后仍為印度也留了后門,可以隨時加入,對于俄羅斯則沒有這樣的待遇,這和俄羅斯有本質上的區別。畢竟俄羅斯和東盟以及歐盟各國的關系都不是太緊密,亞洲地區和俄羅斯貿易關系穩定的國家似乎只有中國了,俄羅斯和日本還有領土沖突,更不可能發展太過密切的經貿合作。

由此可見建立合作關系要密切考慮到本國國情,還要考慮貿易往來的利益。俄羅斯對推動風能、水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技術興趣不大,因為他們國家發展需要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以及軍火銷售。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