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1上半年中國最大貿易伙伴(2021年誰首次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

时间:2024-05-24 06:15:11 编辑: 来源:

2021年我國是120多個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

2021年,我國與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貿易往來,成為這些國家/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聯系日益緊密。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已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要引擎之一。與我國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涉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等多個地區,涵蓋了各種不同類型的企業和產業。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保持增長,其中對東盟、歐盟、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分別增長15%、9.9%和11.5%。

2021年我國是120多個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嗎

是的,2021年我國成為120多個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

這一成就反映了我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推動貿易全球化,通過簽訂一系列貿易協定和開展多邊合作,不斷提升對外貿易的規模和水平。這種趨勢在2021年得到了充分體現,使我國成為12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

作為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這些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不僅規模龐大,而且涉及廣泛的商品和服務。從工業制成品到農產品,從傳統貿易到服務貿易,我國在各個領域都有深入的貿易合作。這種多元化的貿易結構有助于提升我國與這些國家之間的經濟互補性,實現互利共贏。

舉例來說,我國與東南亞國家在農產品、能源和制造業等領域有著廣泛的貿易合作。同時,我國與歐洲國家在高科技、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等領域的貿易往來也日益密切。這些多樣化的貿易關系不僅推動了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也為全球經濟復蘇做出了貢獻。

總的來說,2021年我國成為12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這一成就體現了我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展望未來,我國有望進一步擴大對外貿易規模,深化與各國的經貿合作,為推動全球經濟繁榮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是多少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

中國是12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

目前,中國已經與世界上124個國家和地區具有貿易伙伴關系。早在2013年,中國就已經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同時,中國已經與世界上14個國家、地區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其中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馬爾代夫、瑞士、哥斯達黎加、智利、巴基斯坦、東盟、秘魯、冰島、韓國、毛里求斯、格魯吉亞,以及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亞太貿易協定。此外,還有13份自由貿易協定正在談判中。

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1.7萬億元,增長4.2%,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4.7%。

中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1.61萬億元,下降4.4%,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3.9%。

中美貿易總值為1.29萬億元,下降9.8%,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1.1%0

中日貿易總值為8463.6億元,下降0.3%,占中國外貿總值的7.3%0

在2021年,中國最大貿易伙伴,前四名分別是:第一,歐盟;第二,東盟;第三,美國;第四,日本。

最大的變化,就是中國與東盟貿易的崛起,原來美國是中國第二工大貿易伙伴,2021年被東盟取代了。2021年前5個月,東盟再進一步又取代了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

拓展資料:貿易

貿易,是買賣或交易行為的總稱,通常指以貨幣為媒介的一切交換活動或行為。其活動范圍,不僅包括商業所從事的商品交換活動,還包括商品生產者或他人所組織的商品買賣活動;不僅包括國內貿易,還包括國與國之間的國際貿易。

國與國之間進行的商品和勞務交換。對貿易當事國來說是對外貿易。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世界貿易。由于現代國與國之間的貨幣信貸關系、科技合作關系等都以商品運動為基礎,故國際貿易是現代國際經濟聯系的基本形式。國際貿易是在國際分工和商品交換基礎上形成的。在奴隸社會,由于生產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國際貿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隸和供奴隸主消費的奢侈品。

2021年我國有1834種商品出口規模居全球第幾

第一

2021年我國有1834種商品出口規模居全球第一、686種商品出口規模居全球第二

盡管沒有明確指出哪種商品的進口規模位居全球第一,但可以看出中國在進口方面的影響力和地位

2021年誰首次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

中國

2021年2月,歐盟統計局發布的外貿數據顯示,2020年歐盟27國與中國貨物貿易在疫情中逆勢雙向增長,中國首次取代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

歐盟委員會(EuropeanCommission),是歐洲聯盟的常設執行機構,也是歐盟唯一有權起草法令的機構

展望2021|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

文章來源:正略買粉絲

本文來自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發起并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眾多研究者共同編撰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

《報告》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區域篇、專題篇共四個部分。在總報告和分報告中以突出核心內容生產環節兼顧外圍產業環節為原則,研究包括出版發行業、廣播電視業、電影業、演藝業、文化旅游業、藝術品業、工藝美術業、節慶會展業、創意設計業、網絡文化業、動漫業、游戲業、藝術培訓業、體育休閑業共十四個行業。

區域篇涵蓋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京津冀區域以及成渝經濟帶的文化產業發展分析,對各區域的發展規模、發展態勢、發展特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及對策建議。

同時,《報告》根據2021年產業熱點,圍繞文化藝術與數字科技、國家軟實力與跨文化傳播、大城市群文化產業發展等領域展開專題篇評述。

此外,《報告》還梳理了2020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十大特征以及對2021趨勢預測。

2020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

1.文化數字科技

文化與數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形成眾多新的增長極,帶動各行業推進文化藝術生產消費與互聯網、大數據、5G等技術的全面融合,催生出多種新興業態。2020年上半年,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比上年同期增長18.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7個百分點;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745億GB,同比增長34.5%。其中,短視頻領域、電商直播領域、網絡游戲領域增長迅速;云音樂、云錄制、云展覽、云旅游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傳統教育領域也開始線上布局。各類文化數字科技產品與服務涌現,帶動“非接觸經濟”文化業態繁榮。

2.文化大數據

《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重點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文化領域,中宣部文改辦下發的《關于做好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工作通知》指出,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大基礎性工程,將從供給端、生產端、需求端、云端發力構建體系,明確了中國文化遺產標本庫、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中華文化素材庫、文化體驗園、文化體驗館、國家文化專網、國家文化大數據云平臺、數字化文化生產線等重點建設任務。文化數據是文化數字經濟的核心,以文化大數據為基礎的文化生產新體系的構建,將助力文化生產與文化消費的體系化升級,引領文化產業新增長。

3.鄉村文化扶貧

文化扶貧在鄉村脫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鄉村文化人才培養、鄉村非遺和民間文化傳承、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等各方面。財政部于2019年10月提前下達2020年中央補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預算,預算金額達122.4億元;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向鄉村延伸,擴大鄉村文化惠民工程覆蓋面。鄉村文化產業是文化扶貧的重要領域,農業農村部啟動“2020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活動”“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動鄉村文化活動在全國各地的開展舉行。與此同時,數字鄉村建設、鄉村文旅扶貧、網絡扶貧也助力鄉村文化扶貧,并且以網絡直播、主題活動等形式擴大鄉村文化氛圍的影響力。

4.文化經濟雙循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文化經濟是雙循環中的重要環節,文化消費正逐步成為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5.盲盒經濟

2020年,盲盒作為一種時尚潮玩迅速走紅,盲盒經濟引起消費熱潮。2020年12月11日,盲盒文創企業泡泡瑪特上市,反映出潮玩產業極大的市場規模。盲盒經濟迅速擴大,一方面是由于IP自身的藝術設計魅力,以及隨機購買的銷售模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的消費審美觀念,盲盒能帶來陪伴感、歸屬感和依賴感,影響圈子社交關系也緊密聯系著消費者情感。

6.國漫探索中國道路

國產動漫、動畫持續探索中國道路,講好中國故事。在優質作品紅利、國漫出海、新技術的推動下,國漫在制作和市場端都有了新的突破。從生產的角度來講,國漫探索中國道路也意味著在創作生產工業化、數字化以及動漫產業鏈條更加完善的探索。

7.RCEP促文化貿易

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意味著全球迄今為止最大的自貿協定誕生,將促進文化貿易的全球合作。REEP協定中,簽證便利化條款將拓展文旅產業發展空間,機構間多邊文化旅游合作機制也將進一步釋放紅利。貨物貿易90%的開放水平以及零關稅條款將對我國文化商品出口帶來便利。此外,協定中知識產權板塊內容豐富,涉及著作權、商標、專利、外觀設計、傳統知識、民間技藝等,為對外文化貿易知識產權做出更細化的規定。在新興貿易領域,協定降低數字貿易壁壘,注重網絡信息安全,將進一步為游戲、動漫等數字文化產業拓寬市場。

8.文創聯名

2020年文創聯名持續火爆,文創聯名受到越來越多行業的關注,聯名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在故宮建成600年之際,故宮博物院與網易合作打造手游《繪真·妙筆千山》,與聯想合作在2020年美國CES消費電子展推出系列產品,又與運動品牌安踏、東奧IP聯名推出全新鞋款。全國各類文化機構通過文創聯名,借助互聯網數字技術,為產業融合注入新內涵,助力文化內容和文化價值的再生產、再傳播。

9.破圈層作品

10.文化遺產活化

2020文化產業十大特征

1.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

“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疫情對于以線下場景為主的傳統文化行業產生較大沖擊,但同時也促使了行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催生出“云看展”“云旅游”等新業態,帶來強勁增長動能。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啟動“上云用數賦智”行動,通過提供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普惠性金融支持、搭建虛擬產業網絡化協同平臺,助力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2.新模式新業態涌現

2020年,文化大數據、數字內容、媒體融合、智慧文旅、人工智能、數字文博等領域成為產業融合的新熱點,并向文化遺產資源、場館教育、演藝娛樂、全媒體等行業滲透,不斷催生出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文化產業通過改變傳統產業生產方式,形成開放的、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新型文化生產體系,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推動15種數字經濟新業態發展,重點涵蓋線上服務模式、產業數字化、個體經濟、共享經濟等領域,進一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