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0年我國對外貿易的前十大貿易伙伴(中國對外的主要貿易伙伴及進出口產品)

时间:2024-06-02 04:41:58 编辑: 来源:

2006中國的十大對外貿易伙伴?

臺灣成為祖國大陸去年最大貿易伙伴

2002年,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貿易取得非凡業績。從外經貿部獲悉,去年全年,我國與10大貿易伙伴的貿易額總計已經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的85.2%。而雙邊貿易的增幅更是讓人樂觀,除了加拿大外,其余9個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最高的增幅甚至接近40%。

按照雙邊貿易額來進行排名,10大貿易伙伴的順序分別是:日本、美國、歐盟、香港、東盟、臺灣省、韓國、俄聯邦、澳大利亞、加拿大。而按照雙邊貿易的增幅來排名的話則是:臺灣省、東盟、香港、韓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歐盟、俄聯邦、加拿大。

祖國大陸是臺灣最大貿易順差來源

臺灣省與祖國大陸的貿易總額去年獲得“飛速”增長,在10大貿易伙伴中以絕對的優勢在“增幅排行榜”上位列第一。根據外經貿部的統計,兩岸貿易額去年達到446.6億美元,增幅達到38.1%。

而臺灣省方面的統計也顯示:2002年,祖國大陸已經超過美國,成為臺灣省最大的出口市場。

去年兩岸的貿易總額超過400億美元,其中臺灣省對祖國大陸的出口額達到328億美元,約占其出口總額的25%。反過來,祖國大陸對臺灣省的出口額僅為79.5億美元。臺灣省對祖國大陸的貿易順差約250億美元,祖國大陸已成為臺灣省最大的順差來源地。

在去年,臺灣省對祖國大陸出口增長最快的貨品包括:液晶裝置及指示面板、集成電路、單石集成電路及混合集成電路。此外,計算機相關零附件、無線電話機零附件以及不銹扁軋鋼的出口也有顯著增長。

還有一組數字能夠說明兩岸經濟活動越發的頻繁。2002年臺灣省對祖國大陸的投資金額為38.5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8.6%,對祖國大陸投資占其島外投資金額比例大幅攀升,達53.38%,創歷年新高。投資除了集中在江蘇、廣東及福建等地外,范圍開始擴大。記者從大連方面獲悉,去年大連新批準的臺資項目超過60項,總投資額1.5億美元,合同臺資1.4億美元,臺胞來連人數首次突破3萬人次。截至目前,大連累計批準臺資項目已達977項,總投資額24億美元,合同臺資15億美元。

中美貿易逼近1000億美元大關

中國和美國去年的雙邊貿易受到世界的矚目。而在此前曾有預言說這兩個國家的雙邊貿

易會“在2002年出現井噴式增長”也變為現實。但是,當時認為“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將達到920億美元”的估計還是趨于保守,外經貿部的最新統計顯示,中美雙邊貿易總額在去年達到了971.8億美元,比預計超出了50億美元,增長幅度達到20.8%。而此間還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已成為美國最大貿易逆差國。

和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日本相比,美國正在快速縮短中美貿易與中日貿易的差距。去年,中日雙邊貿易額為1019.7億美元,但其增長速度與美國相比落后了近5個百分點。從25年前恢復中美貿易以來,兩國的貿易增長了近百倍。更有專項調查顯示:到2005年,中美貿易總額將達到1280億美元。在此之前,美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商品結構在最近幾年發生“質”的變化。去年,高新技術產品和機械產品已經占到對美出口商品總額的2/3以上。現在,中國向美國出口的主要商品有:電器電子產品、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計算機與通信技術、鞋類、服裝、玩具等。中國自美國進口的主要商品有:農產品、飛機、電站設備、石油設備、電子產品、化工產品和機械設備等。

中國與東盟貿易增幅排名第二

在中國的10大貿易伙伴中,東盟也創造了“貿易增長的亮點”。2002年,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達到547.7億美元,增幅排名第二,達到31.7%。

2002年前10個月,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達434.6億美元,增幅為28.3%。而在去年11月4日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后,雙邊貿易再次“提速”,拉動全年增速又提高了四個百分點。而這一《框架協議》的簽署把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推進一個嶄新的階段。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意味著這將是一個擁有17億消費者、近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1.2萬億美元貿易總量的經濟區。在這個擁有世界最多人口的經濟區里,中國和東盟的未來雙邊貿易被普遍看好。有推算顯示,2005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將達630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280億美元,進口350億美元。(陸純)

我國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什么吸引外資和對外

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進出口貿易可以調節國內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國際間的供求關系,調整經濟結構,增加財政收入等。

國際貿易專業屬于經濟學學科范疇,主要以經濟學理論為依托,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學概論、政治經濟學等。

國貿起源

既然所學專業為“國際貿易”,就得先知道什么是國際貿易。

“貿易”一詞的來源是《商君書·開塞》“二者名貿實易,不可不察”,意思是二者表面相仿,實際卻以差易換好,不可不覺察。

從商鞅的話中顯然可以看出,他并不喜歡商賈,可這樣一句批評商人的話,后來被縮寫成“貿易”,且失去了原來的貶義,變為了中性詞。那原先為什么會是貶義詞呢。

更早的孔夫子在《論語·先進》中說“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可見隨著時代越推越早,中國越不喜歡商人。

而“商人”的起源明顯來自殷商,或許因為春秋戰國屬于周朝,自然不會喜歡上一個被推翻的朝代人們的所作所為,就像猶太人做生意,也不得其他歐洲主流民族的好感,雖然《圣經》即猶太人所書。

猶太人從小就要學猶太習俗、語言和做生意。在《圣經·創世紀》雅各布的兒子約瑟在埃及連續7個豐年囤積糧食,之后連續7個歉收年份出售所囤糧草,導致埃及成為奴隸制國家,故事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650年左右,那時中國處于商朝中前期。

從中可以發現商人同奴隸制度的建立有密切的聯系。主人自然是債務人,好比當今發國債、欠外債最多的美國,而奴隸是債主,好似日本、中國。

俄烏沖突對中俄貿易的影響

自俄烏沖突發生以來,地緣政治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國際貿易及世界經濟遭受嚴重沖擊。因美歐國家對俄實施經濟制裁與反制裁而產生連鎖效應,最終通過大宗商品、貿易渠道、金融資本等,不可避免地對中俄貿易產生短期和長期影響。

一、中俄貿易的現狀

近年來,中俄在政治、經濟、 科技 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化,在兩國高層引領下,中俄增強戰略互信,簽訂了《關于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等協定,雙邊經貿規模不斷擴大,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呈現出“全方位、深層次、高水平”的特點。2018-2020年連續三年中俄貿易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2021年雙方貿易額突破1400億美元。中國已經連續12年成為俄羅斯的最大貿易伙伴,俄羅斯則是中國第十大貿易伙伴,中俄貿易額正向2000億美元目標邁進。

從中俄貿易結構來看,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但國內油氣儲量有限,主要依靠進口。俄羅斯能源儲量豐富,是世界重要能源出口國。中國把俄羅斯當作最可靠的能源供應者,能源合作一直是兩國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的領域。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商品中,石油、天然氣占比60%以上,其次是礦產品、金屬制品、木材、農產品等。中國對俄出口商品中,主要包括機電產品、紡織品、農產品等。從整體來看,能源、原材料、機電產品、農產品在雙邊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且具有強烈的互補性。

二、變局中的危與機

俄烏發生沖突后,美歐國家在貿易、金融、 科技 、運輸等領域對俄羅斯實施了全面制裁,俄羅斯經濟遭受到嚴重損失,對外貿易發生格局性變化,也對中俄貿易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進口方面。

1、油氣能源。油氣是俄羅斯的大宗出口產品,其原油出口占全球貿易量的10%,天然氣出口占全球貿易量的近20%。俄烏沖突后,美歐已停止或減少對俄羅斯的油氣進口,俄羅斯能源出口受阻,進而更加依賴中國、印度等亞洲市場。出于能源安全需要,中俄把能源合作上升為為國家戰略,兩國建設了跨境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管道,能源貿易額逐年提升。2021年中國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總額達509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64%。俄烏沖突后,國際油氣價格大幅上漲,但中俄雙方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能源交易價格保持相對穩定,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小。從長期看,地緣政治變化將進一步拉近中俄能源合作,雙邊能源貿易將持續保持在高水平狀態。

2、糧食。俄羅斯是世界重要的糧食供應國,世界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在國際糧食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21年,俄羅斯小麥出口3290萬噸,占全球糧食貿易額18%。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糧食在基本自足的情況下,每年仍需進口一定量的糧食。2020年中國小麥進口838萬噸,占俄羅斯小麥出口量的1/4。俄烏沖突后不僅俄羅斯糧食出口受阻,還影響其從國際市場進口農藥、種子等農資,這將導致今年出現糧食生產和供應出現波動,世界糧食總體供給水平面臨較大風險。同時為先保障國內糧食安全,相關國家對糧食出口進行了限制,進一步使國際糧食市場供應緊張,推動糧價上漲。今年五月,俄羅斯國內食品價格上漲達20%。近期中國放開了進口俄羅斯糧食地域限制,但由于市場價格波動,我國從俄進口糧食將受到一定影響。

3、化肥。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和尿素出口國、第二大鉀肥出口國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國,俄烏沖突前,俄羅斯年鉀肥出口占全球貿易量的19%,對全球化肥供應具有重要影響。中國化肥進口主要來自俄羅斯,進口俄羅斯化肥占據我國進口總額的30%以上。俄烏沖突使俄羅斯化肥生產受到波及,一些化肥生產企業面臨停工和減產的危險,加之對俄羅斯的貿易禁運,打破了化肥市場的供需平衡,化肥價格上漲會導致中國進口化肥成本上升。

4、煤炭。俄羅斯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二,其煤炭熱值高、質量好,由于煉鋼需求,我國每年進口一定量的俄羅斯煤炭。2021年中國進口俄羅斯煤炭891萬噸,占進口總量的27%,中國已成為俄羅斯最大的煉焦煤買家。俄烏沖突后,西方國家避開了俄羅斯的煤炭供應,中國作為煤炭消費大國,抓住機遇增加俄煤進口。僅4月份進口量就達137萬噸,創下 歷史 紀錄。導致我國進口俄煤大幅增加的因素有三個,一是西方制裁使俄羅斯進行市場轉向,將煤炭降價促銷。4月份國際煤炭市場價格為每噸473美元,中俄煤炭的平均交易價格為每噸386美元。二是由于中國近期減少了從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而轉向俄羅斯市場。三是前不久我國放寬了煤炭進口政策,將煤炭進口稅率降為零,降低了進口成本。據相關機構預測,2022年中國可能繼續增加俄羅斯煤炭進口,總計超7100萬噸。 (二)、出口方面。

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美歐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層層加碼、步步緊逼,撤出在俄羅斯合資企業,對俄實行嚴格的出口限制。多個因素導致俄羅斯對中國商品的依賴性更強,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