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2年1到5月各省貿易額(2022年1-3月內燃機進出口金額)

时间:2024-05-19 09:10:35 编辑: 来源:

27省份上半年gdp:廣東第一

隨著1月25日吉林、河北2021年經濟數據的發布,全國31個省份的經濟數據已經全部出爐。

總量上,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省份達到新的萬億元門檻;從增速來看,海南和山西憑借政策優勢和資源稟賦成為去年的領頭羊,而陜西和河南同時遭受洪災和疫情,經濟發展受到沖擊。

海南已經成為增長的真正領導者。

從經濟總量來看,2021年,多個省份跨過新的萬億門檻。其中,廣東GDP突破12萬億元;江蘇、山東、浙江分別超過11萬億元、8萬億元和7萬億元;四川、湖北跨過5萬億元門檻;上海、安徽、河北、北京跨過4萬億元門檻;陜西、江西還沒跨過3萬億,導致2021年破檔3萬億。

從經濟總量排名來看,總體穩定下很多省份都有變化。疫情恢復的湖北超越福建,重回第7位;重慶超過遼寧排名第16;山西和內蒙古分別超過貴州排在第20和第21位。這反映了2021年經濟運行的區域特征。

從增速來看,湖北、海南、山西成為前三大省份,增幅分別為12.9%、11.2%、9.1%。從兩年平均增速來看,海南、山西、貴州、江西是前三名,增速分別為7.3%、6.3%、6.3%、6.2%。但由于湖北的特殊性,海南成為了2021年的全國領頭羊。

2017年以來增速一直領先的貴州,現在把這個位置讓給了海南。貴州省社科院副院長黃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貴州投資增速在下降,傳統產業在持續升級,新興產業仍需培育。大數據雖有一定基礎,但尚未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支柱作用。但貴州進出口和消費規模較小,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強。所以在疫情下,貴州的經濟增長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貴州連續多年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長與其投資密切相關,這也成為其增速下滑的原因。2021年,貴州省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3.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下降15.5%,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30.3%,比重比上年下降4.5個百分點。

受益于自由貿易港政策的機遇,海南的投資、消費、進出口均快速增長。2021年,海南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2%,兩年平均增長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6.5%,兩年平均增長13.1%。

長期依賴房地產投資的海南,2021年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4.9%,增速比房地產開發投資高12.1個百分點,占比比上年高2.6個百分點。全省工業投資(不含房地產開發)同比增長33.5%,高于全省投資增速23.3個百分點,對全省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81.0%。

在政策機遇下,海南可能會迎來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2021年,海南將增長目標定在10%以上,為全國最高。2022年,海南將增長目標定在9%左右,位居全國第一,貴州將增長目標定在7%左右。預計未來幾年,全國龍頭都是海南。

貴州增速下滑也影響了排名。2017年,貴州從重慶一馬當先,GDP排名連續上升,2017年排名第25位,2018年第24位,2019年第22位,2020年第20位。但2021年,貴州退居第22位,山西擠進前20,排名第20。

山西是2021年的“黑馬”。2021年上半年,山西經濟增速仍處于全國中游,增幅12.2%,兩年平均增速5.2%。但第三季度,山西經濟快速上升。不像莫

受益于煤炭、鋼鐵等主導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企業利潤成倍增長。去年1-11月,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8784.9億元,比上年增長49.7%;企業工業利潤3055.8億元,首次突破3000億元,增長2.5倍,創歷史新高。

但除了煤炭,還應該看到山西的動能轉換,制造業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2021年,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7%,比全國快3.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9.1%,比全國快3.0個百分點。

從三大類來看,去年山西采礦業增長10.8%,制造業增長17.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6%。制造業發揮了明顯的主導作用。從煤炭和非煤來看,煤炭行業增長11.2%,非煤行業增長14.5%,明顯快于煤炭行業。

陜西、河南受疫情打擊。

與山西不同的是,陜西雖然也是煤炭資源大省,但2021年的經濟增速并不高,為6.5%,兩年平均增速為4.3%。疫情影響是2021年陜西經濟最明顯的挑戰。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陜西經濟本身面臨的問題。

2021年,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3.0%,兩年平均增長0.5%。在占陜西經濟總量38%的Xi安,隨著第十四屆全運會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的建成,新增工業項目減少,房地產投資放緩,固定投資有所下降。

目前,Xi安2021年全年數據尚未公布,1-11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8.2%。分重點領域看,工業投資同比下降11.7%;民間投資同比下降0.2%;基建投資同比下降15.7%;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2.5%。

p>與陜西一樣,相鄰的河南同時遭遇汛情和疫情的沖擊,對經濟發展產生影響。2021年,河南GDP為58887.41億元,同比增長6.3%,兩年平均增長3.6%。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根據報告,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災害共造成河南省150個縣(市、區)1478.6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200.6億元,其中鄭州市409億元、占全省34.1%。

對于陜西和河南而言,2022年都將面臨如何恢復元氣的問題。曾昭寧表示,現在西安的疫情已經進入尾聲階段,現在需要回歸到市場常態,要推進復工復產,采取政策措施支持經濟恢復發展。

1月20日,陜西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做好2022年一季度經濟穩增長工作的意見》和《支持西安加快經濟恢復發展若干政策》,分別提出10條具體政策措施。

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擴大有效投資。持續推進“三個一批”,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萬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投資1.8萬億元。工業投資8500億元、增長10%以上,技改投資增長20%以上。

相關問答:中國2013年各省GDP排名,最新的?

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2013年GDP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廣東省GDP總量率先突破六萬億大關,蟬聯第一;天津的人均GDP率先突破10萬元大關,連續兩年居首。

各省GDP排名并未有太大變化;前十名的位置保持不變;福建、天津、吉林、重慶排名有所上升;上海、江西、廣西、山西排名則有所下降;西藏、青海、寧夏則依舊排在倒數前三名。雖然廣東、江蘇、山東的GDP總量為全國前三名,但人均GDP排名卻并沒那么靠前,按人均GDP排名前十位的分別為天津、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內蒙古、遼寧、廣東、福建、山東。其中人均GDP突破10萬元的只有天津。

中國海關讓大力補通過嗎

   近日,海關總署網站公布了國口辦副主任答記者問文字實錄。其中,多項涉及物流,如提高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效率以及口岸通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拓展暢通跨境電商物流通道等。具體內容如下:

記者:過去幾年我國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請問海關總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不斷促進通關便利化,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全力促進穩外貿穩外資?

黨英杰:海關總署作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工作的牽頭部門,會同國家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了一系列硬招實招,強化監管,優化服務,不斷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為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作出了應有貢獻。主要體現在:

一是進一步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2020年,海關總署會同相關部門對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進一步梳理分析,按照“能取消的取消,能退出口岸驗核的退出驗核”原則,持續推動精簡監管證件,實現從2021年1月1日起2種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合并,1種監管證件取消。目前,進出口環節需要驗核的監管證件已從2017年的86種精簡至41種,減少了52.3 %。在這41種監管證件中,除3種因特殊情況不能聯網外,其余38種證件全部實現網上申請、網上辦理,其中23種證件已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口受理,全部監管證件實現在通關環節自動比對核查,企業不需向海關提交紙質監管證件。

二是進一步壓縮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國家口岸辦加強對地方口岸工作指導,定期監控通報各省(區、市)整體通關時間,有針對性加強重點口岸通關協調,盡可能減少疫情對進出口影響。全國海關不斷完善容錯機制,在尊重企業通關自主選擇前提下,鼓勵企業選取“提前申報”,擴大進口“兩步申報”試點,縮減申報準備、轉關辦理和海關通關時間。在具備條件的港口積極試點和推廣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出口貨物“運抵直裝”,增強企業對通關時間預期,便利企業合理安排運輸和生產經營活動。對于免予辦理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證明進口的汽車零部件,在申報時“先聲明、后驗證”,繼續實施第三方檢驗結果采信工作。通過以上多措并舉,口岸通關時間顯著壓縮。據統計,2021年3月,全國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為37.12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1.67小時,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比例均超過50%以上。

三是進一步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去年,為減少疫情對企業影響、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研究減稅降費問題,自3月1日起免征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將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收費標準分別下調20%,階段性減免和降低港口收費等惠企政策措施取得實效。國家各相關部門嚴格執行行政事業收費管理制度,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經營服務收費,協同推動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國家發展改革委等7個部門聯合印發實施《清理規范海運口岸收費行動方案》,提出推進完善港口收費政策、建立海運口岸收費成本監審調查制度、規范引導船公司收費行為等政策措施。自2018年以來,全國所有口岸均已公開收費目錄清單,公布收費標準、實現明碼標價,全國范圍內已實現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向社會公示。國家口岸辦組織開發“單一窗口”全國口岸收費及服務信息發布系統,向全國口岸推廣港口、船代、理貨等收費標準線上公開、在線查詢服務。在有條件的口岸推廣實行“一站式陽光價格”收費模式,進一步提升口岸收費透明度和可比性。

四是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一方面,大力拓展“單一窗口”功能。去年,針對疫情對進出口影響,“單一窗口”及時推出防疫物資申報通關服務功能,發揮全流程線上辦理優勢,實現企業辦事“零接觸”、貨物通關“零延時”、系統運行“零故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創新“外貿+金融”模式,推出在線國際結算、融資貸款、關稅保證保險和出口信用保險等金融服務,有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目前,“單一窗口”已實現與25個部門總對總系統對接和信息共享,服務全國所有口岸和各類區域,累計注冊用戶422萬余家,上線18大類基本服務功能,提供729個服務事項,日申報業務量1200萬票,基本滿足企業“一站式”業務辦理需求,普惠服務程度不斷提高。

另一方面,大力推動口岸通關全流程無紙化電子化。上海、天津等沿海重點港口加強口岸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繼續推行集裝箱設備交接單、裝箱單、提貨單等單證電子化,推進國際航運公司出口提單電子化簽發。加大碼頭自動化、無人集卡、智能理貨等應用,推進“智慧港口”改造,實現物流數據多方主體共享,大幅提升貨物進出港效率。沿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