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2年出口貿易額最高的國家(2022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展現出較強韌性,這說明了什么?)

时间:2024-06-02 11:37:49 编辑: 来源:

2022年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歐盟對嗎

2022年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歐盟。

首先,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這一點可以從貿易額上得到直觀的體現。2022年,中國與歐盟的貿易總額占據了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近兩成。這種大規模的貿易往來,既包括了貨物貿易,也包括了服務貿易,其中貨物貿易占據了主要部分。

其次,中歐之間的貿易關系具有深厚的基礎。歐盟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尤其是對于那些以制造業為主導的國家來說,歐盟無疑是一個具有高度購買力的消費市場。同時,中國也從歐盟進口了大量的商品,包括先進的機械設備、精密儀器、高科技產品等。這種互補性的貿易結構,為中歐之間的經濟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此外,中歐之間的貿易關系還具有多元化的特點。除了傳統的經濟體之外,一些新興的經濟體也在逐漸成為中歐貿易的重要參與者。這些國家不僅擁有豐富的資源,還有著廣闊的市場,為中歐之間的貿易往來增添了新的動力。

總的來說,2022年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歐盟,這一事實反映了中歐之間密切的經濟聯系和廣闊的合作前景。未來,中歐雙方應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中國貿易伙伴:

1、美國:中美貿易關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而中國也是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地之一。雙方之間的貿易涉及許多領域,包括高科技產品、農業、航空等。

2、日本:中日貿易關系也非常重要。日本是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而中國也是日本的重要進口來源地之一。雙方之間的貿易涉及機械、電子、汽車等。

3、韓國:中韓貿易關系也非常密切。韓國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之一,而中國也是韓國的重要進口來源地之一。雙方之間的貿易涉及許多領域,包括電子、汽車、化工等。

4、東盟: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關系也非常重要。東盟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之一,而中國也是東盟的重要進口來源地之一。雙方之間的貿易涉及許多領域,包括農業、制造業等。

5、澳大利亞:中澳貿易關系也非常重要。澳大利亞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之一,而中國也是澳大利亞的重要進口來源地之一。雙方之間的貿易涉及能源、礦產、農業等領域。

2022年全世界進出口貿易總額排名?

1)3個國家2020年出口額超過萬億美元,4個國家或地區出口額不足百億美元,中國以25911億美元出口額,占比世界出口額比重為14.74%,超越美國,成為出口額最多的國家;

2)與2019年出口額相比,38個國家或地區均有一定程度下滑,委內瑞拉下滑幅度最大,蒙古保持一致的出口額,波蘭、中國、老撾、越南、柬埔寨這5個國家出口額有所增加;

3)上榜國家或地區分別在世界6個大洲,亞洲11個國家或地區總共出口額為57986億美元,領先其他大洲;

4)18個國家或地區2020年貨物進口額大于出口額,處于貿易逆差,美國、英國貿易逆差超過2千億美元,25個國家或地區出口額大于進口額,貿易順差屬德國和中國最大。

2022年東西部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呈現什么態勢

2022年1-8月,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3937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4%;其中服務出口19082.4億元,增長23.1%;進口20293.2億元,增長17.9%。服務出口增幅大于進口5.2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29.5%至1210.8億元。8月當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5437.9億元,同比增長17.6%。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定增長。1-8月,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6432.7億元,增長11.4%。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9297.9億元,增長15.7%;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分別增長24%、18.4%。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7134.8億元,增長6.2%;進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保險服務,增速達64.4%。

旅行服務進出口保持增長。1-8月,我國旅行服務進出口5426.6億元,增長7.1%。剔除旅行服務,1-8月我國服務進出口增長22.8%,其中出口增長24.5%,進口增長20.8%;與2019年同期相比,服務進出口增長51.9%,其中出口增長67.8%,進口增長36.1%。

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4部門日前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服務貿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商務部相關負責人20日進行解讀:《規劃》提出,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并首次將“數字貿易”列入服務貿易發展規劃。

《規劃》堅持改革先行、開放先行,將“深化服務貿易改革開放”作為首個重點任務專章。其中特別提出以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為標志,主動推動“十四五”時期要素流動型開放和制度型開放相結合、“邊境上”準入與“邊境后”監管相銜接。

中國超過大多數國家服務貿易增速

服務貿易是一國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其境內或進入他國境內向外國的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務的貿易行為。主要方式有:從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境內提供服務;在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以商業存在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務。其中,服務包括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有關工程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

根據《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20》顯示,中國服務進出口規模連續七年位居全球第二,全球服務貿易第二大國地位鞏固。“十三五”時期,中國服務貿易實現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國內區域布局更加均衡,國際市場開拓更加多元,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明顯提升,日益成為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引擎、對外開放深化的重要動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服務貿易為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復蘇和增長發揮重要作用。

“十三五”時期,中國服務進出口累計達3.6萬億美元,比“十二五”時期增長29.7%。特別是,2020年,克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服務貿易實現平穩增長,2020年中國服務進出口6617.2億美元,同比下降15.7%,降幅低于全球3.5個百分點。從服務進出口規模看,連續七年位居全球第二,服務貿易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

一季度,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14569.9億元,同比增長25.8%;不僅高于貨物貿易增幅,也超過大多數國家服務貿易增速。中國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9.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5.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4%;進口4.19萬億元,同比增長7.5%;貿易順差1.04萬億元,同比增加36.6%。

按美元計價,2022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1.4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3.0%。其中,出口8209.2億美元,同比增長15.8%;進口6579.8億美元,同比增長9.6%;貿易順差1629.4億美元,同比增加40.0%。

2022年內蒙古對外貿易數據占全國的比重

截至2022年,內蒙古一般貿易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4.5%。

截至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23.2%。其中,出口總額增長31.9%,進口總額增長17.8%。從主要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額增長21.8%,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4.5%,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增長37.7%,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72%。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29.6%。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地處中國北部,東北部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交界,南部與山西、陜西、寧夏相鄰,西南部與甘肅毗連,北部與俄羅斯、蒙古接壤。

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介紹:

1、植物資源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維管束植物(種子植物、蕨類植物)共計2619種(不包括種下單位和栽培植物),其中種子植物2551種,蕨類植物68種。這些植物分屬于144科737屬。其中,種子植物127科707屬。屬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有2種,其中林草部門主管1種,農業部門主管1種;國家Ⅱ級保護40種,其中林草部門主管21種,農業部門主管19種。

2、動物資源

內蒙古自治區陸生野生脊椎動物613種,分屬于29目,93科,291屬。屬國家Ⅰ級保護動物的有52種,其中林草部門主管50種,漁業部門主管2種;國家Ⅱ級保護117種,其中林草部門主管106種,漁業部門主管11種。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內蒙古自治區

2022年國內外貿出口數據是否真實

疫情以來,中國出口表現出巨大的韌性,屢次超出市場預期,是支撐中國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進入2022年,海外需求開始回落,但我國出口份額保持高位,出口產品、地區有何特點?展望四季度,在總量承壓的情況下,我國出口會呈現哪些結構性變化?

2022年1-7月,我國出口依舊保持韌性。8月份出口增速7.1%(以美元計),較前兩月明顯回落。總結今年以來我國出口呈現出的一些結構性特點,將有利于對后續出口走勢進行研判。

特點一:受發達經濟體進入加息周期影響,我國面臨的外部需求已經回落

2022年,為應對嚴峻的通脹壓力,海外各經濟體紛紛加息,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外需明顯回落。多家國際機構連續示警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2021年10月以來IMF已經4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WTO下調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1個百分點,WTO最新的報告顯示,7月全球貨物貿易晴雨表指數已經低于近期的商品貿易趨勢線,二季度全球貿易同比增速進一步放緩,并將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速預期下調至1%。2022年8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和服務業PMI指數分別為50.3%和49.2%,分別較年內高點回落3.4和4.8個百分點,增長形勢明顯惡化。外需承壓背景下,我國出口增速明顯低于去年。

9月份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7%,較前值回落1.1個百分點。根據當前PMI新出口訂單與出口增速相關系數仍處于0.2以上,預計9月出口增速將在7.1%基礎上繼續回落。

特點二:我國出口份額持續上升,依舊保持競爭力

通過計算WTO最新公布的77個全球主要國家的出口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占全球(共77個,已經包含世界主要國家)份額比重基本穩定,平均值接近9.8%,高于歷年同期均值。6月出口份額上升至11.17%,達到近8年同期新高,比21年同期高1.6個百分點,比19年同期高2.2個百分點。在歐洲制造業產業鏈大轉移背景下,預計我國份額的提升能夠有效對沖全球總需求回落的影響,對我出口形成支撐。

特點三:原材料和中間品出口依舊保持韌性,汽車出口拉動效應明顯

從占比看,今年以來原材料和中間品出口占比持續上升,從21年底的19.8%上升至今年8月的22%,盡管近兩月有所回落,但依舊保持在22%以上水平。自08年金融危機后,我國原材料和中間品出口占比就已經穩超消費品占比,直到2021年消費品占比一度追平原材料和中間品,但今年以來原材料和中間品再度反超。值得關注的是,我國資本品占比自2019年來持續下降,目前已降至60%以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