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2年中國前十大貿易伙伴是誰(2022年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歐盟對嗎)

时间:2024-06-02 20:57:32 编辑: 来源:

2022年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歐盟對嗎

2022年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歐盟。

首先,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這一點可以從貿易額上得到直觀的體現。2022年,中國與歐盟的貿易總額占據了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近兩成。這種大規模的貿易往來,既包括了貨物貿易,也包括了服務貿易,其中貨物貿易占據了主要部分。

其次,中歐之間的貿易關系具有深厚的基礎。歐盟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尤其是對于那些以制造業為主導的國家來說,歐盟無疑是一個具有高度購買力的消費市場。同時,中國也從歐盟進口了大量的商品,包括先進的機械設備、精密儀器、高科技產品等。這種互補性的貿易結構,為中歐之間的經濟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此外,中歐之間的貿易關系還具有多元化的特點。除了傳統的經濟體之外,一些新興的經濟體也在逐漸成為中歐貿易的重要參與者。這些國家不僅擁有豐富的資源,還有著廣闊的市場,為中歐之間的貿易往來增添了新的動力。

總的來說,2022年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歐盟,這一事實反映了中歐之間密切的經濟聯系和廣闊的合作前景。未來,中歐雙方應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中國貿易伙伴:

1、美國:中美貿易關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而中國也是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地之一。雙方之間的貿易涉及許多領域,包括高科技產品、農業、航空等。

2、日本:中日貿易關系也非常重要。日本是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而中國也是日本的重要進口來源地之一。雙方之間的貿易涉及機械、電子、汽車等。

3、韓國:中韓貿易關系也非常密切。韓國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之一,而中國也是韓國的重要進口來源地之一。雙方之間的貿易涉及許多領域,包括電子、汽車、化工等。

4、東盟: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關系也非常重要。東盟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之一,而中國也是東盟的重要進口來源地之一。雙方之間的貿易涉及許多領域,包括農業、制造業等。

5、澳大利亞:中澳貿易關系也非常重要。澳大利亞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之一,而中國也是澳大利亞的重要進口來源地之一。雙方之間的貿易涉及能源、礦產、農業等領域。

東盟為什么會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22年

2022-08-08 22:18《中國—東盟博覽》雜志社官方帳號

關注

海關總署官網8月7日發布統計數據,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3.6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0.4%。其中,出口13.37萬億元,增長14.7%;進口10.23萬億元,增長5.3%;貿易順差3.14萬億元,擴大62.1%。

海關總署統計,鐵礦砂進口量價齊跌,原油、煤炭、天然氣和大豆等進口量減價揚。前7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6.27億噸,減少3.4%,進口均價每噸835.1元,下跌27.8%。同期,進口原油2.9億噸,減少4%,進口均價每噸4736.1元,上漲58.3%;煤1.39億噸,減少18.2%,進口均價每噸1037.9元,上漲93.2%;天然氣6220.9萬噸,減少9.6%,進口均價每噸3787.6元,上漲63.1%;大豆5416.7萬噸,減少5.9%,進口均價每噸4287.5元,上漲25.5%。

數據還顯示,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前7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5.17萬億元,增長14.5%,占我國外貿總值的64.3%,比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

2020十大經濟人物評選正在進行你覺得誰最有可能上榜?

“2020年度經濟人物”花落誰家?大咖齊聚郎酒莊園開啟懸念。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誰在照亮中國經濟?誰在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走勢?誰又是2020中國經濟的年度驕傲?”11月29日,“2020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啟動儀式”在郎酒莊園舉行,新浪副總裁鄧慶旭連發三問。

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全球企業納入到一個殘酷的淘汰機制,加速了中國經濟序列洗牌。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次經濟人物評選顯得尤為特殊,讓經濟主體審視當下商業模式的同時,也為探尋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了窗口。

【致敬時代最強驅動力】

時間倒回9個月前,疫情的集中爆發,讓中國經濟大規模停擺。

一方面,全國范圍內的出行限制以及外貿訂單萎縮,使餐飲、電影、住宿、房地產、教育、工業制造等業態收入銳減;另一方面,各行業供應鏈條中任一環節的停滯都有可能引致企業癱瘓。

供需矛盾尖銳導致經濟迅速下滑。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9.0%,眾多企業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隨后,疫情在海外的肆虐更加劇了國際局勢的風云變幻。

面對此情景,企業家們第一要解決活下去的問題,第二要考慮企業未來發展戰略的問題,而兩者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作為企業戰略的制定者、經營的決策者、社會責任的承擔者,企業家群體的意志是驅動時代發展的最強動力,正是在這一群體的帶領下,中國經濟實現了快速復蘇和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二季度中國主要經濟指標止跌企穩,三季度穩定恢復,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9%,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

縱觀全球,風景這邊獨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這凸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潛力。”

在評選啟動儀式上,界面新聞創始人何力說:“在2020年遭受疫情這一相對困難的情況下,好的企業家往往具有好的產業基礎、好的賽道選擇以及具備好的管理能力,因此疫情也為觀察他們提供了一個窗口,觀察其在新消費、新基建、數據領域以及新的科技領域進行的布局,觀察其將這些新的技術、思想和方法與傳統產業進行結合的方式。”

據榜單聯合出品人吳曉波介紹,本次評選將從“創新性、顛覆性、前瞻性、成長性、新銳性”五大維度,尋找在這個轉型時代下引領商業之美、產業創變、時代之潮的領導型企業家。

鄧慶旭對今年經濟人物榜單顯得十分期待,他說:“時代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他們在當今環境下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實屬不易,他們一定有一副更扛打的體魄,能在時代的風浪中愈戰愈勇,在時代的低谷中成功突圍。”

不論上榜與否,中國企業家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進程,他們的商業思考和經營實踐是中國經濟走勢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企業故事和發展經歷也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變遷的縮影。

【吾誰與歸,聲氣相投】

據了解,由25位包含經濟學家、投資大佬、媒體主編等意見領袖組成的評審團,將憑借他們對商業的深入研究和對趨勢的敏銳洞察,經過4個月的層層篩選,最終確定榜單。

作為本次評選獨家冠名方,郎酒青花郎事業部總經理易明亮在啟動儀式上表示:“如何順應時代經濟發展,抓住變革機遇,是所有企業需要深刻思考的重大課題。”

事實上,這既是青花郎對企業發展之道的宏觀概括,亦是其在長期的企業經營過程中所堅持的理念。具體到白酒行業,隨著全球貿易、代際更迭以及消費升級的同時到來,傳統白酒企業的運作模式亟待變革,郎酒股份董事長汪俊林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2012年,中央宣布取消“三公消費”,白酒消費陷入低谷。但早在兩年前,汪俊林就提出了郎酒要建造中國最大醬酒基地,將二郎打造成國際名酒小鎮、世界醬香酒谷的目標。在行業最低靡時,他斥重金打造吳家溝生態釀酒基地,集中力量提升產能,并持續將上好的好酒存放于天然儲酒洞庫——天寶洞、地寶洞之中,進而奠定了郎酒在醬香白酒市場與茅臺雙星閃耀并各具特色的格局。

時間和空間沉淀青花郎的風味,不斷突破醬香白酒的品質極限,讓青花郎成為除茅臺之外的另一醬香型白酒頂級品牌。

據了解,郎酒目前醬酒年產能3萬噸,2022年將提升到5萬噸。2020年,青花郎銷量控制在1.2萬噸,此后每年增加2000噸。未來,郎酒高端醬酒儲存量將從目前的13萬噸增加到30萬噸,按當前市場價值估算,僅其存酒即將超過千億規模價值。

除了對品質的執著追求以外,汪俊林還特別注重對時代情緒的觀察以及輸出與之契合的品牌形象。郎酒不僅冠名了一系列如《經典詠流傳》《朗讀者》等極具文化底蘊的現象級節目,還連續多年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鉆石合作伙伴,同時以現代數字智能科技為傳統白酒行業賦能,深入開展與現代科技企業合作。

可以看出,汪俊林在踐行商業本質的同時,也在時刻對時代進行洞察,這些都是優秀企業家必須具備的品質。

正是如此,易明亮稱這次合作為“吾誰與歸,聲氣相投”。

【跨界聚合,釋放創新動能】

用時間換價值,與其說是一種戰略,不如說是一種情懷。在這種情懷的吸引下,青花郎與中國企業家群體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

今年6月,來自長江商學院、清華經管EMBA、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五大知名商學院的300余位商界精英匯聚郎酒莊園舉辦峰會,建設有凝聚力、有影響力、有組織力、可持續發展的校友圈層。

10月,來自碧桂園、華鑫股份、南京新百、昆藥集團、平治信息、白云機場、報喜鳥、通策醫療、金科股份、天邑股份、中國聯塑、科倫藥業、康華生物、臺華新材等知名上市公司近40位董秘及高管來到郎酒莊園,并就品牌與產品、企業發展、社會責任等話題與郎酒集團總裁劉毅進行了交流。

據郎酒工作人員介紹,此類活動幾乎每個月都會舉行。

除“引進來”以外,郎酒還積極地“走出去”。今年以來,郎酒股份副董事長汪博煒不僅走進清華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學習最前沿的生物研究成果以及材料科學技術,還多次造訪如庫卡中國、科大智能等明星企業,探尋傳統白酒企業智能化、自動化的可實施方案。

誠如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在2020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啟動儀式上所說,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創新的根源在于觀念的交流與碰撞。

為了促進各界企業家溝通合作,推動科技、商業模式、金融服務、企業治理、管理理念、企業組織形式、政商關系等方面的創新,讓企業能量聚合,釋放更大的社會價值,鄧慶旭在儀式上還表示:“新浪將攜手青花郎集合中國商業優秀的驅動力,打造一個思想交流和合作互助的俱樂部平臺,為中國商業創新發展做一點事情。”

阿里巴巴集團的發展歷程

1999年9月,馬云帶領下的18位創始人在杭州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團,集團的首個網站是英文全球批發貿易市場阿里巴巴。同年阿里巴巴集團推出專注于國內批發貿易的中國交易市場(現稱“1688”)。

1999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從數家投資機構融資500萬美元。

2000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從軟銀等數家投資機構融資2,000萬美元。

2000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舉辦首屆西湖論劍,匯聚互聯網界的商業和意見領袖討論業界重要議題。

2001年12月,阿里巴巴注冊用戶數超越100萬。

2002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首次實現全年正現金流入。

2003年5月,購物網站淘寶網于馬云公寓內創立。

2004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從數家一線投資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