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月外貿數據以美元計價(當前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6.30,外貿公司的費用為外銷價格的5%,利潤為外銷價格的10%,出口退稅率為15%)

时间:2024-05-09 07:31:40 编辑: 来源:

美元匯率都改成6.5了為什么外貿公司出口還是按7.5算?

出口匯率是按照報關單出日期當天或者當月的第一個工作日的匯率來計算的,如果出口日期的匯率是7

5,那么就要按照7

5來計算

金融危機為何波及大宗商品市場

您好,金融危機波及大宗商品市場的原因如下:商品價格受兩個因素影響:首先是供需狀況;其次美元匯率是由于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金融危機,導致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經濟衰退,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經濟放緩,世界經濟低迷。和需求的顯著減少。另外,金融危機后美元大幅上漲,前期大宗商品價格大漲。由于世界經濟的強勁增長和巨大的需求,并且導致美元長期貶值,導致大宗商品價格炒作,并且泡沫成分過多。當這兩個因素發生逆轉時,大宗商品價格只能暴跌。

拓展資料:

1、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大宗商品市場經歷了“半年暴跌-兩年暴漲-五年暴跌”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各國經濟形勢與市場走勢基本一致。第三階段,趨勢分化,中國經濟弱,美國經濟強。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恐慌性暴跌,全球經濟增速大幅下滑。2008年8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大宗商品恐慌性拋售,價格暴跌,市場失靈。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出臺救助政策力挽狂瀾。國內外商品價格同步企穩。

2、代表中國工業產品和大宗商品價格水平的南華工業品指數在2008年12月止跌,跌幅超過54%。代表國際工業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價格水平的CRB指數下跌37%。 2008年二季度至四季度,中國GDP增速下降3.8個百分點,OECD成員國下降1.2個百分點,美國下降3.84個百分點。經濟刺激政策推動大宗商品大幅上漲,全球經濟回暖大宗商品價格的超級上漲持續了兩年零四個月。南華工業品指數上漲140%,CRB指數上漲102%,各國經濟普遍回暖。危機結束時隱藏的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對不同國家經濟的影響不同。

4、引導商品期貨投資者全面、客觀地了解市場供求格局,審慎、冷靜、理性地評估市場走勢的變化,不要盲目,充分發揮金融服務主體的作用,而不是相反。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統一部署,統一思想,消除分歧,明確市場信號,提高國家政策執行效率和力度。建議引導研究機構從國家利益的角度更好地解讀國家有關部門的關切,凝聚市場共識,提高國家政策執行效率。防止國民經濟預警被邊緣化和弱化。

當前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6.30,外貿公司的費用為外銷價格的5%,利潤為外銷價格的10%,出口退稅率為15%

人民幣兌換美金(含退稅的)系數為:6

3x(1+15%)=7

245

如果你們人民幣價格是100元,你又想攤掉費用,保持10%利潤,美元報價為:100x(1+5%)x(1+10%)/7

245=USD15

94

工廠的供貨價是每條80元,13%增值稅,請給核算FOB Guangzhou價格并國外客戶按美元計價報價?

不含稅單價=80/(1+13%)=70.80元,出口費用=80x10%=8元,預期利潤=80x15%=12元,則人民幣總成本=70.80+8+12=90.80元,

FOB Guangzhou人民幣價格=90.80元人民幣/每條,

FOB Guangzhou美元計價=90.80/6.9878=12.99美元/每條。

急求:《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下列答案

第一章a按貨物的流向分為出口、進口、過境;按劃分進出口的標準不同又可分為總貿易和專門貿易;按貿易內容可以分為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依有無第三方參與分為直接貿易、間接貿易和轉口貿易;以運輸方式可分為陸路、海陸和空運、郵購;清償工具不同可分為自由結匯方式和易貨貿易;交易手段不同可分單證貿易和無紙貿易。b世界分工是指直接上給國之間的分工,它是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使國名經濟內部的分工超越國家界限廣泛發展的結果。世界市場或國際市場是在整個世界范圍內通過對外貿易聯系起來的各國商品流通領域的總和,它是在民族市場或國內市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產物。

第三章a征收的對象分進口稅、出口稅、過境稅;按差別待遇和特定的實施情況分進口附加稅、差價稅、特惠稅和普遍優惠稅。b關稅的征收方法有從量法,即從量稅稅額=貨物計量單位數*從量稅率;從價稅,即從價稅稅額=進口貨物總值*從價稅率;混合稅局統一稅目中訂有從量和從價兩種稅率,征收時混合使用兩種稅率計征。c關于進口附加稅以美國為例,1971年美國出現了自1893年以來的首次貿易逆差,國際收支惡化。為了應付國際收支危機,維持進出口平衡,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自1971年8月15日起實行新經濟政策,對外國商品的進口稅上再加征10%的進口附加稅,以限制進口。

第四章非關稅壁壘可以分為直接和間接兩大類。前者是由進口國直接對進口商品的數量或者金額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國直接限制出口;后者是對商品制定嚴格的套利,間接的限制商品進口。

第五章a甲乙兩國做交易,價位買方,乙為賣方,甲國的銀行向乙或乙方銀行提供的貸款即為買方信貸;同上例若甲所在國銀行向甲提供貸款即為賣方信貸。b商品傾銷是指進口商品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向另一國銷售的行為。外匯傾銷是指出口商利用本國貨幣貶值,占領國際市場的行為。在本國貨幣貶值的條件下,用國外貨幣表示的本國出口商品的價格降低,在國外市場對本國出口商的價格彈性較高的條件下,價格的降低會引起對本國出口商品需求的大量增加,從而增加出口收入。

第六章a條約是指全面規定締約國之間經濟、貿易關系的條約,其內容廣泛,涉及到締約國經濟、貿易、航海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協定是締約國之間未調整和發展相互之間經濟貿易關系而簽訂的書面協定,與條約相比,所涉及的面比較窄,對締約國之間的貿易關系灣港規定的比較具體,有效期段,簽訂的程序也比較簡單,一般只須經簽字國的行政首腦或其代表簽署即可。b甲乙兩國為締約國,則無論將來是甲還是乙給予第三國的一切特權、優惠、豁免都必須給予對方。國民待遇是指甲乙為締約國雙方相互承諾,保證對方的公民、企業、船舶在本國境內享有與本國公民、企業、船舶同等的待遇。c關貿總協定的基本原則有:1非歧視原則2關稅保護和關稅減讓原則3一般取消和一般僅指原則4公平貿易原則5豁免與采取保障措施原則6磋商調解原則7給予發展中國家特殊優惠待遇原則8貿易政策法規在全國統一實施和頭民原則。世貿原則1歧視原則2貿易自由化原則3透明度原則4市場準入原則5公正、平等處理貿易爭端原則6給予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最優惠待遇原則。

第七章a二戰之后,資本主經濟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生產力迅速發展,世界經濟全球化正在成為一種不可遏制的趨勢,其表現就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出現和不斷發展。b影響1促進了區域內部貿易的自由化,內部貿易的迅速增長;2匙內各國的國際分工根為精細,并因此影響世界范圍的國際分工格局3改變國際貿易的地區分布。

第八章a目前國際商品貿易分為9類:0類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鮮活動物1類飲料及煙草2類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3類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物質4類動植物油、油脂和蠟5類未列名的化學品和有關產品6類主要原料分類的制成品7類機械和運輸設備8類雜項9類為分類的其他商品。b原因是1戰后各國產業結構急劇變動(主要表現在服務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不斷加大,并逐漸居于絕對優勢地位)為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了基礎。2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對加速服務國際化起了重要作用。3國際經濟合作方式的多樣化極大地促進了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4各國政府的支持和〈服務貿易總協定〉的實施為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第九章a進口替代就是通過建立和發展本國的工業,替代制成品進口,以帶動經濟增長,實現工業化華,減少貿易逆差,改善國際收支狀況。如戰后初期,泰國只有一些碾米業、鋸木業和采錫業,實施進口替代戰略后,到60年代泰國已發展了紡織業、水泥、煉油工業和車輛、電器裝配等。出口替代發展面向工業出口工業,以工業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傳統的初級品出口,以增加外匯收入,帶動工業體系的建立和國民經濟的發持續增長。馬來西亞、泰國、象牙海岸等國軍走過這條路,勞動密集型裝配和出口加工模式是通過建立出口加工、裝配工業,對進口的半成品或零部件加工或裝配后再進行出口。b目前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高達35%,這一比例已超過不少發達國家。而且我國有些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度已非常高,目前我國紡織品產量的59%以上依賴國際市場;我國的絲綢有70%以上用于出口。中國經濟發展離不開對外貿易的發展。中國要成為經濟大國,首先必須成為世界貿易大國。

第十章a動態意義:國際匯兌的專門性經營活動。靜態意義:一外國貨幣表示的用于國際結算活動的各種致富手段和信用工具。b匯率標價法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類型于六種分類1、基本和套算2、買入和賣出3、即期和遠期4、名義和實際5、有效匯率6、固定和浮動。c(你自己提煉一下吧) 一、近幾年中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做法1.確立了對資本項目進行管理的新方針

1996年11月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后,中國外匯管理原則及其內容相應發生了重大變化,即由可兌換前的側重于外匯收支范圍的嚴格審批轉為對交易真實性進行審核,外匯管理的方式由事前管理、直接審批改為事后監督、間接管理的模式。這就是說,凡是經常項目下的交易,只要單證齊全、真實可靠,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對外支付貨款及運、保、傭費用。按照國際常規和改革順序,一國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后,應繼續進行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改革。不過,中國并沒有急于求成。鑒于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的國情以及20世紀80年代以來拉美等發展中國家脫離實際,過快開放資本項目造成外匯流失、頻繁發生金融危機的事實,中國審時度勢,適時提出對資本項目進行管理的新方針,并在1997年1月14日新發布的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中進行了明確規定:“國家對經常性國際支付和轉移不予限制,……對資本項目外匯進行管理。”在市場機制不健全、外匯資源相對稀缺的條件下,中國作出對資本項目進行管理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和及時的。隨即而來的亞洲金融危機證實了這一點。2.構建寬松的外匯環境

中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為中、外資企業及個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外匯環境,促進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順利進行。本著這一原則,近幾年中國外匯管理當局努力抓了這樣幾項改革:一是于1997年1月1日起,開始進行遠期銀行結售匯試點,為企業提供規避匯率風險、降低交易成本的保值手段;同年10月15日,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中資企業開立外匯帳戶,保留一定限額經常項目外匯收入。二是增加外匯管理的透明度、公開性。1999年5月28日,中國外匯管理當局開通了國際互聯網網站,內容包括全部現行外匯管理法規、業務操作指南等。三是各地外匯管理部門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不斷探索,開辦了“紅色通道”、“首問負責制”、“免費買粉絲電話”等新的服務項目,為中、外資企業和個人提供優質服務。四是在個人因私用匯方面,也在真實性需求的基礎上逐步向便捷寬松的方向發展。1994年個人出境旅游只能換購 60美元,1996年提高到1000美元,1997年再次提高到2000美元。五是于2001年初允許中國境內居民從事B股投資,為國內持有外匯的居民提供了新的投資渠道。3.完善外匯市場建設1994年4月4日,設在上海的全國統一的外匯市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正式運行,從此中國外匯市場由帶有計劃經濟色彩的外匯調劑市場發展到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新階段。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以衛星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