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7月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我國航空運輸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

时间:2024-06-10 14:16:45 编辑: 来源:

劉雪燕:2020年經濟形勢分析及今明兩年展望

2020年12月11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在北京汽車博物館召開。本屆峰會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市場貿易委員會、汽車縱橫全媒體聯合承辦,天津大學中國汽車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汽車博物館作為支持單位,對本次會議的召開給予大力支持。峰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形勢室主任劉雪燕做了主題演講“2020年經濟形勢分析及今明兩年展望”。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形勢室主任 劉雪燕

劉雪燕:很榮幸,今天受邀參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

今年宏觀經濟形勢格外引人關注,大家都知道自年初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一二月份經濟基本處于停擺狀態,一季度投資負增長16%,消費負增長19%,一季度經濟負增長6.8%,可以說是從未出現過的態勢。

后來在一系列扶持政策作用下,再加上疫情防控態勢逐漸好轉,經濟呈現逐漸好轉。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今年的宏觀經濟形勢,我覺得那就是修復,呈現逐月、逐季度、逐行業、逐領域的修復。對于經濟修復大家心懷疑問,當前經濟修復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程度,供給和需求到了一個怎樣的水平,我以我自己的觀點來給大家做一個分析,供大家參考。

經濟增長二季度實現了單季轉正,三季度達到了4.9%,恢復到了上一年八成左右,但是這八成不是一個全面的恢復,它呈現了結構性的特點。

從工業增長來看,恢復的速度非常快,工業增長到7月份已經超過了上年的增長速度,8、9、10連續三個月都高于上年同期,10月份達到了6.9%。

從服務業來看,大家也都有切實的體會,服務業總體恢復要稍遜于工業,服務業大概修復到上一年六成左右,但服務業不同行業之間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像金融業、信息傳輸這些行業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上一年,但傳統服務業中如批發零售業、租賃商務服務、住宿餐飲還是負增長,總體來看服務業的修復要慢于工業。

從經濟修復來看,我們一定會想是什么驅動了經濟比較快的修復,雖然說我們還沒有完全恢復到去年的水平,但就全球經濟增長來看,中國經濟肯定是一枝獨秀,我們要看一下是什么力量驅動了今年經濟修復。

今年驅動經濟增長主要是三種力量:

第一是基建投資快速的增長。大家也都有感觸,今年出臺了一些政策,比如說專項債規模擴大、抗疫特別國債下發、預算內資金加快下撥等等支撐了基建投資快速增長。快速增長體現在什么方面呢,今年基建投資高于上一年同期水平。基建投資上游連著的是原材料生產行業、裝備制造行業,下游連著的是裝備車輛消費,也就是說基建這個鏈條非常長,從上游原材料到下游消費整體貫穿起來了。

第二是房地產投資快速增長。基本上從二季度以來,房地產投資就已經超過上年增速,到了10%以上,即便最近幾年來看,也屬于快速增長。它和基建投資鏈條類似,房地產投資也是上游連著原材料行業,下游連著許多房地產后鏈條的消費,比如說家具行業、家電行業、建筑裝潢行業等等。

第三是抗疫經濟規模的擴大。大家也都有體會,平均每天消費一個口罩,大家家里消毒水使用量比去年高得多,年初搶購酒精等等全部納入抗疫消費里面去,這個鏈條向上連著醫藥制造業、化學原料制造業,向下連著醫藥消費行業。

三種大驅動力量帶動經濟從-6.8%一直恢復到三季度4.9%的增長,我們也看出來經濟復蘇是一個結構性的復蘇。

第一從工業行業來看,工業復蘇主要是上游原材料行業增長比較快,而中下游行業復蘇還是比較慢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數字。原材料行業二季度4.7%、三季度到6%,10月份是7.6%。二是裝備制造業,二季度9.5%,三季度到11.8%,速度非常快。三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和醫藥制造業和工業相比整體是快的。

第二政策效應持續顯現。首先從需求端來看,基礎設施投資已經處于高速增長,超過了以往增長速度的水平,但是市場主導民間投資增長速度還是比較低的,和上一年相比有一定差距,包括消費仍然低于上一年,消費對于經濟增長貢獻度是明顯降低的,去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是58%以上,而今年只有34%,降了差不多有40%。

從供給端來看,今年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減稅降費、專項債、金融系統讓利、抗疫特別國債等,供給端的政策力度還是很大的。

第三短期性因素作用比較突出,我們分析經濟常分成兩種動力因素:一是短期性因素,二是趨勢性因素。現在從經濟總體態勢來看,短期性因素是非常突出的,首先抗疫需求,中西醫品需求、抗疫物資需求處于短期爆發式增長,后期會處于逐漸回落或者是逐漸平穩的態勢。另外由于國家疫情爆發時點和海外時點存在時間差,所以在我們復工復產逐步推進以后,國外發生了大規模疫情,我們等于打了一個時間差,所以大規模抗疫物資出口一至出口速度達到40%、50%。

由于國外經濟體經濟結構和我們經濟結構存在差距,我們復工復產先與復商復市,也就是供給端恢復比消費端快,但是國外是反過來的,消費端恢復快于供給端,也就是我們國家出口彌補國外經濟體供需缺口,我們可以看到從這幾個月出口數據來看不僅僅是抗疫物資出口迅速增長,包括像玩具、服裝、汽車、家具等等傳統優勢出口產品增長速度也是大大超出了總體的預期。比如說10月份,尤其是玩具出口到了20%以上,而服裝和汽車出口也是高速增長的態勢。

第四風險因素也有所增加。今年從年初以來宏觀杠桿率上升了27.7個百分點,近期債券違約增多11月份以來,國內債券違約累計金額是300多億,本金超過了100億,而且是國有企業違約金額大幅增長,這是以往年度沒有出現過的特征。

對于四季度和明年經濟增長,大家肯定也非常關注,其實四季度也基本上過完了,但是我們統計數據還沒有出來,各個機構、各個學者都有自己判斷,我也簡單給大家分享一下。

四季度總體預計會延續三季度的回升態勢,但是回升速度會下降,預計四季度會回升到5.5%左右,低于上一年增長速度,因為消費沒有恢復以前的水平,等于三架馬車里一架馬車還有趕上原來的速度。全年大概增長2%左右,全年經濟總量會超過100萬億。

從支撐動力來看,傳統服務業我們認為修復會提速,比如剛剛給大家提到零售或者說商務服務等等。另外一個支撐因素是隨著消費逐步好轉,消費品制造業,比如說像糧油食品加工、服裝制造等等行業會有修復的態勢。

從明年情況來看,我相信在這個時點上大家都非常關注。

預計明年經濟將延續修復的態勢,加上疫苗上市以后,疫情防控應該會進一步的好轉,所以經濟逐步恢復疫情之前的增長軌跡上。因為今年基數原因,明年同比數據可能會非常高,國際組織預測比如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明年增長會到8.2%,還有一些機構預測可能會到9%的增長速度上,我們自己預測明年是8%左右的增速。

所以現在很多機構也在建議明年不再設置經濟增長目標,今年我們沒有制定工作目標。大家都知道我們出了3.6%的赤字率,很多機構通過赤字率倒推增長速度,因為這也是我們思維慣性,我們每年都會出一個增長目標為全年經濟增長定調。

因此我們建議明年需要設置一個定量目標,剛剛我也給大家分析了,不設置也會通過各種指標倒推,而且 “十四五”建議中也提出規劃中會設置增長指標,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為了和“十四五”規劃對接我們也需要設定一個增長目標,怎么來設定呢?我剛剛說同比會引起誤解,所以提了一個比較學術的名詞,可能大家對于這個名詞感到比較陌生,叫季度GDP環比折年率,其實我們都在接觸這個指標,只是對這個名詞說得比較少。

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速度使全球嘩然,我們是-6.8%,美國-32.9%。為什么美國-32.9%?其實美國公布的是季度GDP環比折年率。

它有幾個好處,如果經濟平穩時,環比是和同比非常相似,而且能反映經濟最近發展趨勢,所以提出了學術探討,希望以這個指標作為一個輔助定調明年經濟增長。

對于其他目標的設置有一個簡單的想法,首先CPI建議3.5%,留足了空間,二是新增就業恢復到1100萬。三是調查失業率,恢復疫情前水平。

我們建議赤字率不必急于回到3以內,一方面保持穩健,另一方面和今年相比有所回收。二是建議發行疫后特別國債。三建議地方專項債擴張規模有所回收,但和今年相比總體規模仍有所上升。

另外,加大中央政府轉移支付力度,對于政策退坡,建議政策退坡分梯度、分行業、分區域逐步退坡過程,不要造成一刀切或一次性退坡。

對于貨幣政策大家提的也非常多,我們比較關注是M2增速。明年M2增速要和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

防范重點領域風險,這個比較多,我不再一一給大家闡述了。

我就分享到這里,謝謝各位!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數字經濟展望2017由哪個 國際組織發布

《OECD數字經濟展望》(OECD Digital E買粉絲nomy Outlook)系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考查和記述數字經濟發展進程和新興機遇與挑戰的旗艦報告,每兩年發布一期。首份報告于2015年7月15日發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于2017年10月11日發布該系列第二期——《2017年OECD數字經濟展望》(OECD Digital E買粉絲nomy Outlook 2017)。該325頁報告全面呈現了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政策發展以及供給側和需求側數據,并闡述了數字化轉型正如何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

1.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2017年亞太地區ICT聯通狀況報告:人工智能與寬帶鴻溝, 2017-11-07.

2.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 :2017年信息經濟報告——數字化、貿易和發展, 2017-10-02.

3. 澳大利亞計算機協會(ACS):數據分享框架——技術白皮書, 2017-09-28.

4.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印度數字飛躍——數萬億美元的機遇, 2017-09-26.

5. 聯合國寬帶數字發展委員會(UN Broadband Commission for Digital Development):2017年寬帶狀況報告:寬帶促進可持續發展, 2017-09-13.

6. 世界經濟論壇(WEF) :2017年數字化政策手冊:國家數字化治理方法, 2017-09-13.

7.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挪威數字化政府評議——推動公共部門數字化轉型, 2017-09-01.

8.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全球數字貿易1:市場機遇和關鍵外國貿易限制, 2017-08.

9. 聯合國寬帶數字發展委員會(UN Broadband Commission for Digital Development):數字化記分牌工作組報告:何種政策法規有助于推進數字化, 2017-06-05.

10. 凱鵬華盈(KPCB) :2017年互聯網趨勢報告, 2017-05-31.

11. 澳大利亞計算機協會(ACS) :2017年澳大利亞數字脈搏——助力澳大利亞數字化勞動力繁榮的政策重點, 2017-05-24.

12. 歐盟委員會(EC):20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