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5月外貿出口數據(誰幫我找5條關于中國對外貿易的新聞啊?)

时间:2024-06-03 03:24:19 编辑: 来源:

2022 年前 5 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 8.3%,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3%,增長的主要原因簡單來說是對中國出口的需求增加及內部供給也吃緊的雙向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出口的需求國家在面對疫情時有大范圍的躺平共存的心態,使得內部生產力不足,價格上漲,此時對價格更有優勢的國內商品需求就上升了;

當前歐美高通脹,出口產品價格上漲帶動出口金額提升,這使得我們國內對進口業務需求的下降;海外通脹是推動5月進口規模上漲的最主要因素;

另外,近期穩外貿政策持續加碼取得效果。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面對目前的良好出口市場,它是海外通脹給國內出口增速帶來較大機會,受此影響預計未來幾個月國內出口還將保持增長,進而期望國內的出口商們可以考慮適度增加商品價格,少些內卷,讓大家都多些利潤,以備讓公司內部福利更加好一些,現在的情況是業務再增加,可各個商家都在說利潤低,很難生存,有怎么給員工漲工資的問題;另外,也要認識到出口高基數、海外復工、國際形勢等抑制國內外貿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對于未來出口增長不宜過于樂觀,保持良性經營才是首選;還有,5月進口增長主要為價格因素導致,未來在關注海外通脹變動的同時,也要關注國內生產和需求的恢復情況。

面對這個問題,看很多都再說失業率上升這個事情,崗位的需求其實是足夠,可情況就是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待業者說沒有工作可上。這或許就是因為企業利潤低,給出的工資低,待遇差,沒人愿意去。人民沒錢,哪來的內需?因此,要想走出內卷,是我們未來必須要做好的事情,外貿商品需要漲價,勞動者需要漲工資。

2020年1-5月全國省市出口、進出口數據完整榜單,浙江順差第一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原有計劃,包括外貿訂單的延遲交貨、甚至取消訂單等,我國制造業遇到一次寒冬。我國雖然很快成功控制住,但國際貿易是全球化的產物,海外的工商業和我國出口密切相關的。1-4月歐美的疫情還在蔓延,所以我國出口大受影響。

隨著4月我國全面復工,歐美等發達國家也逐步重啟經濟,出口防疫物資需求依舊旺盛,各類消費品也逐漸恢復訂貨。外貿出口能力逐步回升,從前五月數據看,在回暖狀態。但各省狀況還是不太一樣( 看下表 )

傳統出口大省廣東、江蘇、浙江開始回暖,5月當月出口增速明顯回升,浙江撥正,且1-5月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增速百分之0.2,表現不錯。山東省也開始加速度,5月當月出口增速高達6.1%

但福建5月表現不佳,相比1-4月跌幅更加大,看來福建省今年相對困難了!

中西部地區,增速驚人,這個和開拓其他外貿市場,貿易方式多元化發展,緊抓對新興市場進出口增長,是密不可分的。尤其四川省5月當月達到驚人的54.1%的出口增速。

最意外的是外貿占比原本就極低的西北地區,大幅度負增長。甘肅、寧夏、青海、西藏都負增長40%+,降幅最小的新疆都是33.2%。

浙江奪得貿易順差第一,主要是出口增速高于廣東(2019年全年廣東貿易順差全國第一),浙粵誰能獲勝,看2020年全年表現吧,但浙江很有希望,一般貿易出口占比超大,受到沖擊可能會偏小。

具體數據請看下面表格:

誰幫我找5條關于中國對外貿易的新聞啊?

1、新西蘭與中國自由貿易協定望明年4月達成

“明年4月底前,新西蘭將成為首個與中國達成FTA(自由貿易協定)的發達國家。”新西蘭貿發局北亞區總裁麥肯齊昨天向早報記者表示,他們將加大在中國的投資,計劃組織其歷史上最大的展團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會,“我們預訂的展廳面積達到了2000平方米,遠遠大于在愛知世博會的規模”。

2、東方網4月3日消息:昨天,從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對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實施登記的公告》要求,自2007年4月1日起,國家將對國內從事進口廢物原料的相關企業單位實施收貨人登記制度。《公告》規定,只有具有進出口貿易權限,有固定的辦公場所,遵守中國環境保護技術法規,建立并已實施質量管理制度,具有相對穩定的供貨來源和國內加工利用企業的進口商和收貨人,才有資格向國家質檢總局申請登記,從事進口廢物原料。9月1日前,還未獲得質檢總局登記的國內收貨人,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將不再受理其進口廢物原料的報檢申請。

3、商務部和國家環保總局日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商務和環保部門按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對出口企業的環境監管,督促出口企業率先承擔社會環境責任,在環境保護方面發揮表率作用,堅決制止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出口行為。

4、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潘國俊、宋媛發自墨西哥、北京 在美國對“中國制造”全面封殺、“召回令”層出不窮之際,美國政府又醞釀新陰謀,企圖拉攏拉美國家共同抵制中國商品。

務部長古鐵雷斯近日訪問南美國家烏拉圭時明確指出,中國是拉美在全球貿易中的主要對手。他呼吁拉美國家與美國加強合作,以共同抵制中國在拉美和其他地區的貿易攻勢。

5、時報訊 (記者 徐毅兒) 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明年起有可能再降2個百分點?對于業界的這一傳聞,昨天,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姜哲向記者表示,并未聽到該消息。

內人士認為,紡織服裝出口增幅仍然高企,調整并非絕無可能。

前五個月我國進出口的總值同比增長8.3%,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中國海關總署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前5個月的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3%。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國內物流的逐步恢復,中國外貿競爭力增強的表現。

首先,物流的逐步恢復是我國進出口貨物數據提升的一個主要原因。眾所周知,我國上海因新冠疫情的反復,造成不少外貿企業因物流遲遲無法準時交付。而且國家也出臺了很多政策,來保證重要港口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加快了貨物的轉運效率,減少了貨物在港口的積壓。

其次,說明我國外貿在國際競爭力的實力很強。據專業人士分析:相比增速,我國的外貿訂單和產業外遷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一些企業考慮到將部分制造業的環節轉移到國外;二是部分企業重新調整產業布局;三是由于國內疫情導致生產正常受阻,訂單暫時向已經復工復產的國家轉移。這些因素也會影響到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數據的統計。但我國作為擁有完整體系的生產大國。部分產業的外遷和訂單的流出不會從根本上動搖我國的經濟命脈,中國在全球產業供應鏈格局的地位依然巋然不動。

疫情下如果沒有外貿出口,內需能拉動經濟增長嗎?

在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百萬之后,疫情仍在進一步蔓延與擴散,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月4日15時28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00915例,累計死亡人數達8098例。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超過6萬例,達到60115例。死亡病例最多的意大利,已達14681例。位居第二的西班牙,死亡人數也超過了1萬,達到11744例。

受疫情的影響和沖擊,全球經濟也陷入了嚴重的癱瘓和不振,供應鏈大范圍斷裂,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經營企業,都是關門的關門、停業的停業、裁員的裁員、破產的破產,一片風聲鶴唳。因此,整個世界外貿幾乎停止了活動。

很顯然,今年的外貿出口工作,將面臨極大的考驗和承受極重的負擔。如果指望依靠外貿出口來拉動經濟增長,顯然是不可能的。“三駕馬車”中的出口,今年完全成了一駕無法走動的車。毫無疑問,穩定經濟增長,需要依靠內需拉動。因此,也有很多人在問,拉動內需的力量是什么呢?拉動內需需要依靠誰呢?工人?農民?還是富人?

今年的外貿企業、產品出口為主、需要緊緊依靠國外企業提供配套產品等的企業,正面臨最艱難的時刻,不少企業已經失去了訂單,或者訂單無法如期實現,有沒有轉成內銷的可能,內銷是否有足夠的承受能力,需要企業加大市場調研和開拓力度。而那些需要依賴進口部件、特別是主要部件的企業,也面臨比較嚴重的困難,需要等待國外疫情防控的結果。即便疫情得到控制,提供部件的企業,也有一個恢復的過程,預計恢復時間最短需要3—6個月。這對企業來說,是等不起的,能否采用國產部件,國產部件是否能夠替代得了,都是一個問題。所以,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幾乎不可能,不嚴重拖后腿就已經不錯了。只是,不拖后腿是完全不可能的。自然就需要依靠內需拉動來穩定經濟增長和就業了。

那么,拉動內需的力量在哪里呢?顯然,這不是有些問題中所提到的,工人、農民還是富人,而是中國每一個消費主體,包括企業、居民和所有具有消費能力的主體。

從長遠來看,則是要有效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充分利用規模龐大的國內市場和消費需求,把消費這篇文章做好,讓消費對經濟增長起到更大作用,讓消費有效彌補出口留下的缺口。特別是文化、 旅游 、餐飲、教育、農業觀光等方面能夠較快啟動的領域,要通過一定的政策手段,加快啟動、加大消費力度。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僅僅體現在應對疫情方面,更是長遠必須做好的一篇文章。在此基礎上,對需求拉動比較大的 汽車 等方面的消費,也要進一步發揮政策的威力,重啟消費,再展消費雄風。

內需,當然是工人和農民這個基本消費群體了,指望富人拉動消費,可能性不大。一方面,他們的消費都是高檔的,很多產品都是進口,因此,他們拉動的是國外消費、其他國家消費;另一方面,他們喜歡出國,包括 旅游 和購物,拉動的也是其他國家的消費。所以,消費只能靠工人和農民,靠最基本的消費群體。當然,企業消費也很重要,包括生產性消費和生活性消費。企業消費的力量很大,發揮好了,對居民消費的影響也很大。

總之,在疫情的沖擊和影響下,出口的作用會大大降低,進口也面臨很大壓力。因此,發揮內需的作用,用消費拉動經濟,才是眼前及今后一段時間的關鍵。

內需可以拉動經濟,但是如果沒有外貿出口的話,我們的內需拉動會顯得比較蒼白,很難將經濟增長維持在正值。

在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當中。目前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最大的,出口拉動作用是最小的。但是,這個拉動作用我們還是不能忽視的,2019年上半年,凈出口對GDP增長貢獻率20.7%,

除了數字和趨勢的分析外,我們可以觀察一下現在全國經濟的情況,來看看外貿或者出口對我們經濟的拉動作用。

目前國內已經可以全面復工了,基本上所有的企業都可以恢復生產了。但是我們發現很多外貿企業卻開始放假了,不是因為我們不能生產,而是出口目標國出問題了,比如歐洲美國,他們都封鎖了沒有辦法接收訂單了。

這對我們的外貿企業來說,打擊是非常大的。很多朋友留言說自己是從事外貿行業的,已經開始放假了,還有朋友說他的一個客戶是意大利人,這個客戶已經在新冠疫情中去世了,那訂單就更沒有辦法執行了。

如果國外的疫情持續發酵。那么他們的需求,他們的進口量就上不去,對我們的外貿企業的傷害就太大了。一個外貿企業的倒下可能就有上百家庭,因此而失去了收入。沒有了收入,那消費就刺激不起來。如果太多的外貿企業相關從業者失去了工作,那我們的內需又從何發展呢?

這次新冠其實就很讓我們損失很多出口。假如說我們真的沒有出口了,完全靠內需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