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3年各國進出口貿易額(產業外遷東南亞,未必是壞事)

时间:2024-05-17 10:24:59 编辑: 来源:

我國人均外商直接投資數據怎么得到

這個?

斯洛文尼亞外商直接投資現狀

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斯洛文尼亞外商直接投資(FDI)占本國GDP比例一直處于較低水平。而與其他新入盟的中東歐國家相比,雖然斯具有吸引外資的優勢,但其實際引資卻落后。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一、斯社會主流對外資一直持懷疑和排斥態度;二、斯企業經營環境與相關法律體系存在薄弱環節。只有消除這些不利因素,斯在吸引外資方面才能取得顯著的進展。

一、斯外商直接投資現狀

1. 斯外商投資基本情況

2000-2006年間,斯洛文尼亞年均使用外資5.67億歐元。2007年1-7月,斯實際使用外資4.64億歐元。截至2006年底,斯吸引外資累計為61.29億歐元。

從行業分布來看:外商投資最大比重是服務業(2005年服務業吸引外資占53%);其次是制造業(43%),以及能源和熱力(4%)。這與歐盟吸引外資行業分布情況類似。而斯在旅游、物流運輸、健康、教育與科技研發領域外商投資很少。

從地域分布來看:斯外資主要集中在中部,特別是盧布爾雅那及周邊地區,2005年該地區吸引外資占全國的62.3%。

從投資國別及投資企業來看:斯外資四分之三以上來自歐盟國家,主要有奧地利、瑞士、荷蘭、法國、德國和意大利。來斯投資的制造業企業多數是國際知名大型集團,如雷諾汽車、固特異輪胎、博世電器、西門子、諾和諾華醫藥、漢高化學、強生等;金融方面主要有比利時銀行、美國聯信集團等;零售業服務業方面有法國E.LECLERC、ALDI、LIDL和奧地利INTERSPA等超市連鎖;其他服務業有DHL、SCHENKER、MOBILKOM、DEBITEL、IBM等。

2. 外商投資占斯經濟比重

雖然斯近年來外商投資占經濟比重有所上升,但仍處于歐盟較低水平。2005年,斯累計吸引外資占斯GDP的20%左右,在歐盟內部僅排在意大利和希臘前面。其他新入盟國家吸引外資均超過本國GDP總值的30%。斯鄰國克羅地亞也超過了GDP的40%。其他國土面積較小的歐盟國家,如比利時、盧森堡和愛爾蘭,累計外資甚至超過本國GDP的總值。在每年實際引資方面,斯2001-2006年間平均每年引資占GDP比重為2.3%,低于多數歐盟國家水平。

2006年,斯人均外商直接投資為3100歐元,高于12個新入盟國家平均水平,排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之前。

3. 斯吸引外商投資潛力較大

盡管斯的外商直接投資金額較低,但斯吸引外商投資的優勢一直被外界所肯定。斯地理位置獨特而有戰略性,是中東歐國家與歐洲共同市場主要連結點,政治環境穩定,經濟水平相對較發達;勞動力素質高,近年來經濟穩定高速增長,社會腐敗現象較少,以及人民生活水平較高等。2000-2004年間,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在對各國吸引外資潛能排序時一直將斯排在所有新入盟國家以及希臘和葡萄牙前面,在27-29位之間(斯實際吸引外資排名則逐年退后,2005年是第92位,比2002-2004年間下降了30位左右)。

二、斯外商直接投資落后的主要原因

盡管斯洛文尼亞擁有吸引外資潛在優勢,但實際引資相對落后,其主要原因在于:

1. 斯社會主流對外資一直存在懷疑和排斥態度

根據斯媒體報道,斯社會普遍存在對外商投資的負面誤解,主要有:

(1)從財務角度片面理解外商投資,認為外資企業所有利潤將返回原投資企業所在國;

(3)擔心外國資本會壟斷斯洛文尼亞經濟。

實際上,外商投資并不僅僅是資產投資,還會帶來先進知識、技術與管理經驗,增強開發新市場的能力,以及其他有益的溢出效應。盡管其部分利潤將匯回本國,但投資者一般都會計劃長期經營,其投資主體也會長時期的留在所投資國家。

另外,所有的資產投資者,無論來自國內國外,在考慮企業中長期發展時所進行的決策與管理并沒有區別。

數據顯示,外商投資企業在斯普遍運營良好,對斯經濟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促進了企業從中低端經營活動轉為生產高科技產品。2005年,外資企業數量僅占斯全部企業的5.1%,而企業資金、資產、以及雇員數量則分別占斯全部企業的16.0%、18.0%、和13.6%。相比斯本國企業,這些外資企業通常生產力更高,產品附加值更高,銷售量、出口比例、員工工資水平也更高,在斯近年來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斯企業經營環境與相關法律體系存在薄弱環節。

除上述心理因素之外,斯目前企業經營環境與相關法律體系存在不少薄弱環節。與其他歐盟國家相比,斯勞動所得稅較高,行政管理程序復雜、手續繁瑣。企業抱怨較多的問題有:設立企業、申請建筑許可、以及申辦所有權證等程序復雜、耗時較長;建筑用地匱乏;司法體系效率低,結案時間遙遙無期;勞動法規不靈活,勞動力成本高等。而斯國有企業私有化過程也一直進展緩慢,部分既定項目有任意拖延情況。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07全球商業環境報告》,在整個2006年商業環境便利性全球排行榜上,斯洛文尼亞在175個經濟體中名列第61位,比2005年下降了5位,比歐盟平均水平落后了27位。其中,在國際貿易、雇用員工等方面,斯比歐盟平均水平落后較多,只有商業許可一項,斯排名高于歐盟平均水平。(參見表一:斯洛文尼亞商業環境排序及變化情況

表一斯洛文尼亞商業環境排序及變化情況

商業環境便利性 2006年排位 2005年排位 排位變化

綜合商業環境 61 56 -5

開業 98 89 -9

商業許可 63 60 -3

雇用員工 146 149 +3

財產登記 97 93 -4

銀行融資 48 41 -7

保護投資商 46 43 -3

稅收 84 82 -2

國際貿易 108 101 -7

合同安全 84 85 +1

結業 35 35 0

三、外資斯對未來經濟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上所述,如何克服障礙,充分釋放潛能,積極吸引外商投資,從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是斯政府目前一項重要議題。

斯有學者指出,盡管斯政府曾經針對鼓勵外商投資出臺過多項財政鼓勵措施,但還不足以與周邊國家,特別是中東歐其他國家競爭。斯政府應充分認識到外商投資對斯經濟的重要的意義,將其作為長期經濟發展戰略之一,努力提升斯商業環境與國際競爭力;制訂周密計劃,增加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各項鼓勵措施;積極塑造斯是“理想的生活、工作、投資地點”的國際形象;同時,可以考慮建設發展新的科技工業園,并輔以相應的金融支持體系,為投資者提供較為快捷的創業平臺,并對內資、外資、新企業投資以及原有企業投資做到一視同仁,鼓勵企業間的良性競爭與共贏發展。

有關專家認為,如果上述不利因素得以克服,各項措施到位,斯未來吸引外資水平將會有較大提高,并預計未來斯GDP構成可以穩定保持為以下結構:本地非貿易性服務業占20%,本國國際性企業占40%,外商投資企業占40%。這一結構將與歐盟其他國土面積較小的國家基本相當。

(信息來源:駐斯洛文尼亞經商參處)

2007-11-30

產業外遷東南亞,未必是壞事

產業鏈外移是一個中性的表述。

提起東南亞,雖然已有三年多沒有去過,但我還清晰的記得兩件事。

好多年前第一次去馬來西亞的時候,一下飛機突然發現衣服沒帶夠,于是在當地的一家商場買了一套運動服,我下意識看了看標牌,上面赫然寫著“Made in Vietnam”。

Vietnam?當時孤陋寡聞的我并不知道這是哪里,按照我們多數人的想法大多數運動品牌都應該是“Made in China”才對。回去一查才發現居然是越南。換句話說,在幾年前就已經有一些國際品牌,把服裝生產基地搬到了越南。

另外一件事是和朋友一起去泰國普吉島潛水,當時泰銖沒有帶夠還想著拿人民幣在當地換點錢。到了才發現,幾乎在街頭任何有中國游客出沒的商店里都貼著“掃一掃,刷支付寶”的標簽。

很多人都納悶,為什么這幾年東南亞的變化那么快?答案顯而易見。

東南亞,其實一直是中國企業和資本出海的熱土。在這片熱土上,誕生了Grab、GoTo、SEA、Lazada、J&T、VGN等多家獨角獸公司。但必須要提的是,這些公司要么是中國巨頭投資,要么是更為直接的“中國模式出海”,它們都不斷地在帶動東南亞地區整體的經濟發展。

特別是在過去三年里,出海東南亞的話題熱度一直在持續。

2021年夏天,越南“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議題被廣泛討論,2022年很多國內經濟學家都看好越南的發展,認為越南是下一個亞洲四小龍,最終2022年越南GDP增長率也高達8%。

然而,越南2023年第一季度交出的成績單卻令人大跌眼鏡,其GDP增長率只有3.3%,與此前越南定下的2023年6.5%GDP增長目標相差甚遠。越南經濟的形勢急下,與過度依賴外貿和美國市場有關。

相比之下,投資者的目光又逐漸轉向了印度尼西亞。

來自印度尼西亞移民局的數字顯示:從今年2月14日到5月份,中國各大城市飛往印度尼西亞約有5000個“投資者”。

“印度尼西亞有將近3億人口,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年經濟增速保持5%的高速增長,而且它還是東南亞最大的數字經濟體。印度尼西亞的人口和GDP約占整個東南亞的40%。所以在東南亞創業有一個說法叫‘得印尼者得東南亞’。”

當然,印尼、越南都只是東南亞如今競逐“世界工廠”的一個縮影。

產業轉移目的地和探索地

其實在探討中國產業鏈為何會“東南飛”的時候,我覺得有必要先提一下東南亞產業鏈發展的背景。

東南亞地區是與中國聯系最為緊密的地區之一,在經濟文化等方面也有相似的歷史背景。

從市場來看,東南亞國家可分為以下三種:一是拓荒市場,包括柬埔寨、緬甸、老撾等低人均GDP、高GDP增速國家;二是新興市場,包括越南、印尼、菲律賓、文萊等中等人均GDP、中等GDP增速國家;三是成熟市場,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高人均GDP、中低GDP增速國家。

直到今天,我偶爾也會想起在2000年后,其實許多人都對國外充滿了“探索欲”,但西方或者美國都太過遙遠。所以當時流行去較近的“新馬泰”旅游,很多人也是在那個時候第一次踏出國門。

這一時期,新加坡、文萊已經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000美元,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農業勞動力比重下降,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超過初級產品出口比重。

隨后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先后實施經濟開放與改革政策,開始了工業化進程。

需要說明的是,長期以來,東南亞主要國家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國內經濟增長高度依賴于投資和出口拉動。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國際市場需求萎縮之下,東南亞國家出口貿易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各國政府積極實施刺激內需的政策,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國內需求逐漸成為一些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但在經濟危機之后,東南亞各國相繼推出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政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