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武康路網紅樓(上海有什么地方比較好玩?)

时间:2024-06-01 16:35:50 编辑: 来源:

上海有什么地方比較好玩?

上海比較好玩的地方推薦人民廣場、淮海路、外灘、野生動物園、歡樂谷、科技館、水族館、錦江樂園等等。

1、人民廣場:作為上海市中心的地點,人民廣場有著很多相當有人氣的景點,想要全部玩結束最少要準備一天的時間,所以如果要去記得提前安排好時間。

2、淮海路:淮海路屬于知名度非常高的一條街道,這里有著大大小小的商場,購物游玩等方面的環境是極其不錯的,而且許多商店營業的時間非常的長。

3、外灘:外灘這個上海地標性的點是一定要去的,各種品牌的商店在這里是相當的多,夜間的霓虹燈非常的美,也有著各色的酒吧供人們休閑娛樂,而且各類的美食小吃也是非常的多。

4、上海野生動物園,位于上海浦東新區南六公路178號,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國家林業局合作建設的中國首座國家級野生動物園。2007年5月8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上海野生動物園再次榮獲2015-2019年度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榮譽稱號。1996年11月,修建了動物表演場,又稱百獸山表演場。自建成以來,百獸山表演場共承辦過全國動物運動 會、動物時裝秀表演、新春大聯歡等多項精彩主題節目。

5、上海歡樂谷——中國連鎖主題公園品牌、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地處上海松江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是華僑城集團投資40億元打造的精品力作。全園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擁有100多項老少皆宜、豐富多彩的體驗項目,是國內占地面積較大、科技含量較高、游樂設施較先進、文化活動比較豐富的主題公園之一。上海歡樂谷全園共有七大主題區:陽光港、歡樂時光、上海灘、香格里拉、歡樂海洋、金礦鎮和颶風灣。這里有眾多從美國、德國、荷蘭、瑞士等國家引進的世界科技娛樂項目。

6、上海科技館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為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市民科學文化素養而投資興建的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上海特點的綜合性的自然科學技術博物館,是對公眾進行科普教育的公益性機構,是中國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設基地。上海科技館主館于2001年12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是中國通過ISO9000/14000國際質量/環境標準認證的科技館,已經成為國家AAAAA級科普旅游景點。

7、上海海洋水族館位于中國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環路1388號,緊鄰東方明珠塔。由新加坡星雅集團和中國保利集團,聯合投資5500萬美元打造而成,建筑面積20500平方米。于2002年2月對公眾開放,每年平均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超過100萬人次,被授予國家及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稱號。上海海洋水族館建筑造型獨特,內設富有特色的中國長江流域生物、生態展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的人造海水水族館之一。

8、錦江樂園

錦江樂園是中國上海一家大型現代化游樂園,占地面積170畝,共有40項游樂項目,適合各種年齡游客游玩,每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左右。1998年共投資9000余萬元相繼建成了全國獨特的具國際水平的“歡樂世界”和“峽谷漂流”兩項目,大大改變了錦江樂園的面貌,使錦江樂園的吸引力明顯增強。錦江樂園是一座現代化的大型游樂園,有32種大型游樂設施。如云霄飛車、豪華空中飛舞、雙層木馬、錦樂新干線、上海大轉盤等。

誰推薦幾個上海適合年輕人游玩的地方?

上海適合年輕人游玩的地方舉例如下:

1、Floatessence漂浮館

是一個可以體驗失重和感官抽離的地方。感官抽離?是的,躺在沒有光沒有風的漂浮箱里,外界的物理刺激被徹底消除,甚至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

浸泡與自己體溫相同的鹽水里,一切變得不同起來:大腦開始分泌興奮劑,會很快進入深度睡眠的潛意識狀態,也許還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由于1小時的漂浮相當于8小時的睡眠,因此漂浮可以緩解壓力,對于關節炎、脊椎病等也能起到緩解作用。

地址:上海市榮華東道96號,近古北路

2、Pulupulu主題游戲館

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的吸血鬼古堡風格游戲館來了!這一定是魔都裝修最華麗、人氣最旺、又最有玩頭的真人游戲館。走進大堂還以為是來到了霍格沃茲魔法學校。

該館新推出了上海最大的鬼屋——恐怖病院,場館設置也是逼真到不行。暫且不說一般鬼屋都有的手術臺、解剖池、停尸間等等,就連掛號窗口都為你準備好了。

地址:上海市苗江路139號

3、Magic90r魔術館

在Magic90r主題魔術館中,有專業的魔術師指導你完成時下最新的近景魔術。館內,你將受到魔術師耐心的手把手指點,20-30分鐘可以學會一個中小型近景魔術,再通過反復的練習,就可以在朋友面前露一手讓他們對你刮目相看了。此外,在這里還能購買到各種魔術道具,為生活增添一點樂趣。

地址:虹橋路1號港匯廣場510-C號魔術館(知音琴行對面)

4、幻覺森林3D魔幻館

肉眼看著沒什么感覺,拍出來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很有3D的效果。每個展區的3D畫基本在7-8幅左右,每個場景旁邊都有樣版效果圖,地上還有“最佳拍攝點”的指示,很人性化。適合全家人周末來放松放松,推薦魔幻森林,和宣傳海報上一樣,里面是熒光的,非常適合拍照哦,有草間彌生的即視感。

地址:國和路777號中原城市廣場2座3F藝展中心

5、飛霆卡丁車俱樂部

全亞洲最大的室內賽車俱樂部!占地4500平米“飛霆卡丁車俱樂部”不僅擁有炫酷的賽道,讓你大炫車技!這里也是年輕人聚會的時尚新地標,經常被包場舉行各種主題派對,KTV、看臺、臺球、飛鏢機等一系列體育娛樂設施全都包了!還有雞翅、披薩、特色雞尾酒一大波美食哦!

地址:上海市普陀區真光路1288號百聯中環B1樓c區地下車庫(近曹安路)

漕溪路歷史

1.徐匯區的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 ,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在肇嘉浜和李氵從涇兩水匯合處附近建立農莊別業,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并與意大利人、歐洲傳教士利瑪竇合作,開創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先河。嗣后,徐氏家族世代匯居于此,遂稱為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

區境在唐、五代、宋時屬華亭縣,元、明、清時屬上海縣。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上海縣,分屬上海城、法華鄉、漕河涇鄉。民國 3年( 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擴張,今肇嘉浜路以北、華山路以東、陜西南路以西、長樂路以南地域劃入法租界范圍,其余地區分屬北洋 *** 管轄的法華鄉、漕河涇鄉和法租界。民國16年(1927年),南京國民 *** 設上海特別市,區境分屬滬南區、法華區、漕河涇鄉和法租界。抗日戰爭期間,華界先后屬日偽上海市大道 *** 、督辦上海市政公署和上海特別市 *** 管轄,分屬南市區、滬西區,另有法租界。民國 33年(1944年),屬上海特別市管轄,分屬第四區、第七區、第八區(原法租界)。抗日戰爭勝利后,區境屬上海市第七區(常熟區)、第八區(徐家匯區)、第二十六區(龍華區)。民國 36年(1947年)取消區的序號,直稱常熟區、徐匯區、龍華區。

1949年5月24日區境解放。1950年 6月,成立常熟區人民 *** 和徐匯區人民 *** 。1956年 3月,常熟區與徐匯區合并為徐匯區。1964年 5月,閔行區劃歸徐匯區。1982年 4月,原閔行區建制恢復,從徐匯區劃出。1984年 9月,上海縣龍華鎮和漕河涇鎮劃屬徐匯區。1990年末,轄有天平、永嘉、湖南、新樂、楓林、徐鎮、斜土、漕北、宛南、田林、長橋、虹梅 12個街道和龍華鎮、漕河涇鎮。1991年對原湖南、新樂、宛南、漕北4個街道行政區域進行調整,撤銷上述4個街道辦事處,建立新的漕溪北路街道和湖南路街道辦事處。1992年7月,上海縣龍華鄉劃歸徐匯區。1994年3月,對原徐鎮、天平、永嘉、楓林、漕北5個街道行政區域進行調整,撤銷上述 5個街道辦事處,建立徐家匯街道和新的天平路街道、楓林路街道辦事處。1998年5月,龍華鄉撤鄉建鎮,易名為華涇鎮。2001年2月,龍華鎮和漕河涇鎮撤鎮建街道。2004年,配合鐵路上海南站建設和管理,完成漕河涇、龍華、長橋、康健新村、凌云路5個街道行政區域調整工作。

截至2013年12月,徐匯區轄有湖南路、天平路、斜土路、楓林路、徐家匯、田林、虹梅路、康健新村、長橋、凌云路、漕河涇、龍華12個街道和華涇鎮;有居民委員會304個。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1007億元,增長7.8%。2012年末戶籍人口91.69萬人,2012年末常住人口111萬人。

2.徐匯區歷史建筑有哪些

■經典武康路一線:

華山路-淮海中路。華山路上一組建于1918年具有西班牙風格特征的三層公寓住宅群、帶有英國鄉村住宅風格特征的獨立式花園住宅、著名愛國人士黃炎培和史量才等人于1933年發起修建的鴻英圖書館,修繕后將充分展示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豐厚的歷史底蘊。

■休閑衡山路一線:

衡山路-桃江路和東平路-岳陽路-汾陽路-東湖路-新樂路-襄陽路。衡山路上建于1921年的“小紅樓”、帶有西方新藝術運動時期一些風格特征的獨立式花園住宅、桃江路上帶有英國建筑風格特征的獨立式花園住宅,修繕后將整合、延伸現有歷史建筑,利用休閑娛樂的資源,加大歷史建筑在利用過程中的保護力度。

■歷史徐家匯一線:

華山路(交通大學)-徐家匯-漕溪北路(氣象局)。漕溪北路上帶有歐洲古典主義風格特征的宗教建筑,規模可觀,布局對稱,氣勢不凡,修繕后將充分展示徐家匯地區作為中國中西方文化融合最早地區的早期歷史文化。

■傳統龍華一線:

天鑰橋路-龍華路。天鑰橋路100號的啟明樓建于1917年,是一處三層磚木結構的學校建筑。修繕后將形成以中國古建筑和傳統文化為特色的觀瞻線路。

3.徐匯區歷史風貌馬路

徐匯區擁有豐富的歷史建筑資源,區域內有歷史文化 風貌區2片,即衡山路一復興路、龍華歷史文化風貌區,優 秀歷史建筑總計138處,約50萬平方米,約占全市總數的 22%。

徐匯區的歷史建筑資源主要集中在衡山路一復興路歷 史文化風貌區內。整個衡山路一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總 計占地約7.75平方公里,涉及徐匯、長寧、靜安、盧灣四個 區,其中徐匯區部分約4.3平方公里,位于湖南、天平兩個街 道,除優秀歷史建筑外,該區域還保存有大量的其他歷史建 筑,具有分布集中、特色完整、風格多樣、底蘊豐厚的特點。

4.上海市歷史簡介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

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后又改“扈”為“滬”。

上海建城

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

搜索关键词: